,三國:我敗成最強猛將
“將軍,潘鳳得此大勝,必會自以得意,若我所料不錯,他必會約同陶謙,讓陶謙從城內出戰,而他則從后面襲攻我軍,兩面夾擊,將軍,不可不備啊!”
戲志才略顯擔憂,對曹操言道。
兩面夾攻,確實是很難抵擋。
如果分兵則又勢弱,尤其是曹仁剛剛大敗過一陣。
“是啊,潘鳳此人確實讓人頭疼,他如今大勝,卻又未乘勝而來,而留守陰平,真不知他是如何作想。”
“或許,潘鳳是以為將軍會因此敗而退兵,在等著將軍退兵。”
“嘿嘿,潘鳳若真如此想,則數日之后,他必會出兵。”
“潘鳳若出兵,與陶謙兩面夾攻,咱們如何應對?”曹仁此時問道,他不想曹操因為自己之敗而退兵。
曹操沉默不答,沉思許久,才巡視眾將說道:“陶謙領三萬兵馬守城而不敢出戰,其勢已失,即使他們兩面夾攻,我們亦可攻潘鳳而守陶謙。嘿嘿,陶謙軍中無勇將,其兵又雜,不足為懼。到時我們可以少兵抵住城內之敵,而以多兵反攻潘鳳。只要潘鳳一敗,我們即可全力攻陶謙,則其必潰,徐州可得。”
“潘鳳如今有一萬多兵,呵呵,先生,你可知我欲以多少兵應對潘鳳?”曹操又轉問戲志才。
曹仁敗過之后,現在他手里只有四萬兩千多兵。
戲志才微微一笑,伸出三個手指答道:“三萬。”
曹操大笑:“哈哈哈……知我者,志才也。”
“潘鳳善用詭計,且又武勇,將軍須以勇將相對方可。”戲志才又說道。
“唔,子孝已敗于潘鳳,如今若要將他擊敗,唯有妙才堪用,以妙才之勇,必不弱于潘鳳。嘿嘿,陶謙守在城內拒不出戰,而我們糧草不繼,我正愁潘鳳不來呢,他來了,我們也就有轉機了。”
曹操守在傅陽城下,陶謙拒不出戰,攻城又不可能,如果再耗下去,便只有退兵了。
不過在退兵時,他肯定會去將其他縣城劫掠一空,百姓必會跟著遭殃。
因此,敵軍入境攻打時,守城方一般都會出戰,以戰才能退敵,以戰也才能護民。
除非是兵力懸殊,自知不敵,才會不敢出戰。
但是你不出戰,敵軍在境內殘害百姓,百姓怪你不護,你便會失去民心。
潘鳳在陰平等了五日,見曹操毫無退兵之跡,自己的兵也休養得差不多,開始準備出兵攻打曹操。
現在只有一萬四千兵,要想靠自己去打走曹操根本不可能,必須要與陶謙合力才行。
他親自寫了一封書信,叫來尤木,讓他送給陶謙,與陶謙約定共同出兵之日。
“記住,此事萬分重要,路上若遇到曹兵,不可讓曹兵奪去書信,否則咱們將可能會全軍覆沒。到了傅陽,你一定要見到陶使君,親自將書信交給他,得到他答復后立即回來稟報,明白嗎?”
潘鳳知道這種約定出兵日期的事非常重要,他可不想先走了公孫瓚的路子。
“將軍放心,尤木可死,書信不可失。”
“官道上有曹兵巡騎,你可換上百姓衣裝,從偏道步行跑去,速去速回。”
“諾。”
曹操雖然沒有四面圍城,卻派出許多騎兵小隊,在傅陽城四面巡邏探查,防止陶謙與外界相通,也查探是否有運糧隊運糧進城。
不過陶謙早已將糧食運進傅陽城,目前城內糧食夠吃,并不需要從別處運糧。
陰平與傅陽相距只有五六十里,如果騎馬就需要從大道上走,容易遇到曹兵。
尤木跑得快,五六十里一天之內便可輕松跑到。
帶上水和干糧,尤木從小道一路狂奔,離傅陽只有五六里時,剛剛拐過一道彎,突然看到前面有一隊曹兵,大概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