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待,攻有備之敵和攻無備之敵,兩者的差別太大了。
但不管怎么樣,此時他們只有向前沖,不管曹軍是否有備,他們都要沖上去。
“殺!”
馮勝舉刀大喊,帶兵沖在前面。
于禁一聲令下:“射?!?
列于陣前的上千弓弩兵舉箭齊射。
千箭齊至,許多沖在前面的兵士紛紛倒下。
馮勝帶領的這些瑯邪新兵,有不少人因為驚懼,竟然停住了腳步,想要退走。
“不許退,退逃者斬?!瘪T勝大喊,揮刀斬倒一個退后之人。
“??!”
正在此時,一支箭射中馮勝胸口。
馮勝慘叫一聲,捂著胸口,緊接著又有兩支箭射在他身上。
他口吐鮮血,向后倒下,死了。
出師未捷身先死,馮勝連一個敵兵都還沒有砍殺,自己就先死了。
孫觀遠遠看到,但他想著為尹禮報仇,此時也不可能退兵,帶著他那些泰山兄弟繼續向前硬沖。
雖也有不少人被箭射倒,但他們比那些瑯邪新兵要勇猛很多,頂著箭雨,終于沖到曹軍陣前,與曹兵短兵相接。
校尉馮勝死了,幾位司馬還在,他們知道,此時絕不能退,臨陣退逃,回去估計也會被潘鳳斬首。
他們帶著兵士繼續向前沖,又見到泰山兵已經沖到敵軍陣前,給了他們很大信心。
因為孫觀的泰山兵沖到敵軍陣前,敵軍弓弩兵退后,不再有箭射來,他們終于也沖上去與曹兵短兵相接,戰作一團。
于禁不愧是名將,即使潘鳳的兵比他多,但因為他的兵結陣相戰,竟與孫觀等人相持不下,互有進退。
夏侯淵接到伏兵遭襲的消息,愣了那么一下,他想不通,自己的伏兵為什么會被偷襲。
難道是有人走露了消息,或者是有內奸?
他來不及去細想,現在最要緊的,是帶兵去救這些伏兵。
潘鳳的兵不多,既然偷襲伏兵,而且是兩面伏兵都遭到偷襲,他就不可能再帶兵來戰。
但是夏侯淵為了護住曹操身后,他留下一萬兵,守住曹操營后,又分出五千兵去救于禁,自己帶五千兵去救樂進。
而曹操呢,他帶著一萬兩千多兵,剛剛出營到城下列陣,即接到伏兵遭襲的消息。
他聽后面色凝重,心里在尋思:這個潘鳳到底是什么路子?做事總是奇得讓人意料不到,讓人完全搞不懂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不過他對樂進和于禁比較有信心,相信這二人即使會敗,也不致于慘敗。
況且還有夏侯淵的兩萬兵馬,可以分兵去救他們。
只要他這一面擋住陶謙,潘鳳就算能得一時之勝,夏侯淵領兵一到,他必定退走。
潘鳳一退,必不敢再來,到時陶謙又已出戰,此時如果夏侯淵率兵突然出現,必會打陶謙一個措手不及。
如果勝了陶謙,自己便算是得勝。
想定之后,他不動聲色,只是暗中派人去命令夏侯淵,若潘鳳退走,則速領兵來助,共擊陶謙。
他左等右等,等了許久,傅陽城門才大開,從城內涌出眾多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