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敗成最強猛將正文卷第一百二十章荀彧,你忠漢還是忠曹“什么?潘鳳又攻下了昌邑?又把糧食分給百姓了?”
曹操退兵路上,接到稟報,氣得差點摔下馬去,趕緊伏在馬上。
護衛急忙在馬旁守著,萬一摔下來可以接住。
“將軍息怒,潘鳳做事確實出人意料,而且,他分糧給百姓,在百姓心里成了仁義將軍,無形之中,便讓收取百姓田稅的將軍對比成了暴惡之人。此人之舉,看似胡作亂為,實際上卻是陰險至極,讓人防不勝防。”戲志才說道。
曹操緩了過來,慢慢坐直身體,卻是笑出了聲:“嘿嘿,這個潘鳳,用別人之糧,來揚他之仁,若讓他一直這么搞下去,兗州的百姓只怕要反了我。只用兩三千兵,便能讓我退兵,此人之智,當不在你我之下,此人之勇,恐亦不在夏侯兄弟之下。潘鳳不除,徐州便不可得啊!”
“我們退兵,潘鳳必會遁走,我料他必繞路青州而下瑯邪,將軍不如別遣一軍,于濟北與平原交界之處,將他擋下而滅之。”戲志才獻策道。
曹操想了一會,搖搖頭道:“只怕不易,曹仁不敵于他,樂進又死于他之手,我軍中可勝他之將不多啊!且讓他遁去,待他回了瑯邪,我再舉大軍往攻滅之。”
…………
陶謙被曹操困在郯縣城內,向田楷求助又尚未至,只聽潘鳳說他有退敵之策,但又不知是何良策,正在城內驚懼不安。
現在卻突然看到曹操退兵急急走了,不由大為疑惑:“曹操突然退兵,不知是為何?”
“使君,潘鳳將軍曾說他有退敵之策,或許曹操退兵正是他之所為。”別駕麋竺說道。
“哼,潘鳳能有何退敵之策?他約使君合擊曹操,自己卻又先逃,致使我們大敗。若有退敵之策,他也就不用逃了。”
曹宏恨恨說道。
“傅陽大敗,乃是我們之失,非潘鳳之錯。曹操以三萬兵去對付他,又設伏兵等待,而他不但未中曹操之計,還能得勝,斬殺曹軍戰將。他已盡力了,是我們出兵太慢,進攻太晚,才使曹操援兵來至,導致大敗啊!”
陶謙還能看出勝敗之因,不枉他參過數年軍事。
其實他心里明白是誰搞的鬼,只是不想去追究而已,就如他知道笮融在下邳收聚錢糧揮霍浴佛一樣,知道了也不想管。
他現在早已沒有什么雄心,只想能安安穩穩的度過余生。
畢竟他已經六十二歲,在那個年代,算是比較高壽了,沒有太多精力去管太多事。
因此,潘鳳奪占瑯邪,他也就那么認可了。
“使君,有探卒回報。”門卒來報。
“可是有潘無雙的消息,快讓他進來。”
陶謙現在最想聽到潘鳳的消息。
探卒進來,行禮后稟報道:“潘將軍帶領陷陣營去了兗州,先是攻占了任城……”
“等等,潘鳳攻占了任城?他的陷陣營不是只有兩三千人嗎?是如何攻占的?”
陶謙聽到潘鳳以兩三千人竟能攻占城池,連忙打斷探卒的話問道。
“據說……是陷陣營之士飛上城頭,奪下任城。潘將軍還逼迫城內大族人家交出一半存糧,又將糧食全部分給城外百姓,每人可得五斗……”
“哈哈哈……怪不得曹操會退兵,潘無雙真乃無雙智士也,任是曹操如何也想不到,你接著說。”
“潘將軍離開任城,又攻占了昌邑城,同樣向城中大族借糧,又將糧食分給城外百姓,如今潘將軍正向鄄城方向行去。”
探卒終于把話都說完。
陶謙聽完又是大笑:“哈哈哈……潘將軍行事不循章法,出其不意,正中曹操要害,曹操想不退兵都難吶。他若再不退兵,只怕徐州得不到,兗州便也要丟了。以二三千之卒,而退四五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