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敗成最強猛將正文卷第一百四十四章潘鳳攬功“將軍何以知道,曹操就要退兵?”
過了許久,魯肅才問道。
潘鳳笑道:“子敬剛才不是說了嗎?我曾經攻兗救徐,經過陳留,去祭拜故主韓冀州。當時曾與陳留太守張邈有約,若曹操再次攻徐,張邈便可舉州反叛曹操。”
魯肅似乎越聽越糊涂了:“據我所知,張邈與曹操曾為舊友,他為何要背叛曹操?”
“二人雖是舊友,曹操信張邈,而張邈卻不信他。酸棗會盟時,張邈曾有所輕慢袁紹,據傳聞,袁紹為此讓曹操殺張邈,但是曹操并未答應。”
“不過,曹操后來殺泰山王匡和陳留邊讓,這卻會讓張邈自疑了。而且,張邈早得志于陳留,據大郡而強,起兵討董時曹操尚且依附于他,如今卻凌駕于其上,這讓張邈如何能忍。張邈早有背曹之心,缺的只是一個機會而已,如今有機會,他豈能不叛?”
潘鳳對魯肅解釋道。
“將軍見識深遠,既能料到曹操可能會再攻徐州,又能探知曹操與張邈之間的隔閡,而早有綢繆,乘間利用,實在令肅嘆服!”
魯肅對潘鳳拱手后,繼續說出他的疑問:“可是張邈背叛曹操,這與呂布何干?”
“哈哈哈……看似毫無相干,其實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潘鳳大笑道,“張邈乃是兗州人,不可任為兗州牧,須有外州人出任不可。呂布從冀州投往河內張楊時,路過陳留,曾與張邈把手共誓,因此我斷定,張邈若叛,必迎呂布。”
根據三互法,本州人不能出任州牧刺史,本郡人同樣不能出任本郡太守,縣也是一樣,但當時本縣人出任縣令縣長的卻有個例。
孫策打下大半個揚州,劉繇死了之后,他也只是當一個會稽太守,卻沒有自任為揚州牧,就因為他是揚州人。
孫權后來實際只占了揚州,卻也只是掛名徐州牧。
豫州也一樣,早期袁術控制著豫州,但他是豫州汝南人,只能讓孫堅來當豫州刺史。
孫堅死后,袁術又讓孫賁來擔任。
后來曹操占了豫州,因為他麾下之人基本上都是豫州人,不能出任豫州刺史,只能讓劉備來擔任。
同時因為曹操當了兗州刺史,根據三互法的規定,兗州人也不能去當豫州刺史,像程昱這樣有能力有資歷的人,也不可出任豫州刺史。
再有一點,曹操是豫州人,當了兗州刺史,劉表是兗州人,當了荊州刺史,這樣一來,荊州人也是不能當豫州刺史的,這就是三互法。
而州牧太守所辟之吏,比如別駕治中和功曹主簿督郵等人,卻只能是本州本郡之人,他州他郡之人不可擔任。
簡單來說,由朝廷任命的是官,官只能由外地人擔任。
由主官自行征辟的是吏,吏只能由本地人擔任。
潘鳳繼續說道:“曹操起兵攻徐后,我便派出探卒,監視張邈和呂布,只要呂布一動,我便知他們要舉兵叛奪兗州。如今呂布領兵入兗,必是張邈相迎,共謀奪占兗州。而兗州被襲,曹操豈能不退兵回救。”
其實潘鳳當初并沒有與張邈說起讓他背叛曹操奪占兗州之事,他現在只是動動嘴,就想把讓曹操退兵的功勞攬到自己手上。
反正別人也不能辨知真假。
也不會真的有人去找張邈對質。
不過曹操起兵后,他派探卒去監視著張邈和呂布卻是事實。
他就是想知道呂布何時起兵入兗。
只要呂布兵馬一動,探卒就會快馬回報,因此,他得到兗州被襲的消息,要比曹操快得多。
潘鳳沒有把陳宮說出來,怕說多露餡。
因為他與陳宮沒有任何交集,不可能會料到陳宮會參與背叛,甚至是陳宮主動去說服張邈,又主動帶兵去迎接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