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謙又想了一會,才嘆氣道:“唉,我若離開,再留此印也無用,既然劉玄德有信心可保徐州,我便將徐州牧印綬交于你,由你來保護徐州百姓吧!”
麋竺和劉備聞言皆喜形于色,麋竺剛要說出謝言,劉備剛要推辭一番。
可是他們話都還沒說出口,突然有兵士急步跑來稟報:“使君,城外有潘鳳的使者求見,說是有退敵之策。”
陶謙聽到潘鳳派人來,不禁大喜。
自從劉備兵敗后,他覺得能讓曹操退兵的,只有潘鳳了。
現在又聽潘鳳有退敵之策,更是大喜過望,忙道:“快,快,放他們進城,領他們來見。”
兵士應諾而去,麋竺和劉備卻是一臉失落之情,又兼著許多無奈。
這潘鳳早不來晚不來,怎么偏偏派人來得這么巧。
眼看到手的徐州牧,就這么沒了。
魯肅和許褚等人被接進城內,帶到了州牧府。
陶謙如今將所有希望都押在潘鳳身上了,親自出到府門迎接。
魯肅前次來過,并不陌生,進了府內,麋竺和劉備也跟在身旁,入了會客廳,分賓主坐定。
許褚手按刀柄,站在魯肅身后。
潘鳳讓他保護魯肅安全,并且特別叮囑他寸步不離左右。
本身手里就沒幾個人才,魯肅算是他手里的唯一頂尖人才,不保護好不行。
“聽聞潘瑯邪大敗曹操,身先士卒,斬敵無數,讓曹操棄馬丟袍,狼狽而逃。給我們擊退曹操帶來很大的希望,只可惜啊,我們出戰未能得勝。如今能擊退曹操者,唯有潘將軍了。子敬此次來,是不是潘將軍有何退敵良策?”
陶謙最想知道的是潘鳳有沒有退敵之策。
他其實也不想這么倉促地離開徐州,走得倉促,又怕有追兵,代表著許多東西帶不走,那可是自己這些年攢下來的東西,就這么丟棄實在可惜。
魯肅笑道:“魯肅前次來此,與使君相商,定了互援之約,然而瑯邪受敵,使君卻未遣兵來援,若是有兵來援,或許早已將曹操擊退,趕回兗州。潘將軍擊敗曹操,本以為曹操會退兵回兗,沒想到他竟然轉攻郯縣。潘將軍又以為,郯縣有劉玄德在此,劉玄德又有關羽張飛二員虎將,必能擊敗曹操,沒想到……唉!潘將軍兵少,如今只能牽制曹操一萬兵馬于即丘。”
“不過,好在潘將軍早就知道曹操不得徐州不死心,早就料到他會再攻徐州。明使君,你也知道,前次曹操來攻,是潘將軍領兵進入兗州,才逼得曹操退兵。潘將軍當時路經陳留,便與陳留太守張邈約定,若是曹操再攻徐州,張陳留便會舉兵反叛曹操。”
“張陳留會舉兵反叛曹操?”
陶謙聽到這里急問,他實在是不敢相信。
張邈會背叛曹操?!
就連劉備也是一臉的不可置信之色。
魯肅繼續說道:“不錯,潘將軍知道郯縣大敗,使君必會憂心,因此遣肅前來,告知使君,請使君安心,曹操幾日之后便可退兵。”
“此言可真?張邈背叛曹操,我總覺得不太真實,張孟卓與曹操早在洛陽之時便已為友,討董聯盟之時,他們關系又甚是親善,這……這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陶謙還是不太相信。
“魯先生,”因為對人才的渴慕,又因魯肅較為儒雅,劉備稱魯肅為先生,“據我所知,因為潘將軍前次領兵入兗,逼得曹操退兵,此次曹操出兵,留下許多兵馬守在兗州各處,憑張孟卓以陳留一郡之兵,恐不能成事,僅以曹操所留之兵便可平叛,只怕曹操不會因此而輕易退兵。”
“哈哈哈……正是因為曹操留下了這些兵馬,他更要退兵。”
劉備疑惑道:“何解?”
魯肅笑道:“因為這些兵馬都會跟著張陳留背叛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