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稼顆粒無收,谷米賣到五十萬錢一斛,到處都是饑餓之民。谷
潘鳳拿出五萬石糧,留閔純在莒縣,讓鄭威來開陽,在城外開設粥廠,煮糜粥救濟百姓,不讓他們餓死,助他們度過災年。
潘鳳每日出城巡視,叮囑粥不可過稀,雖然做不到插筷子不倒,畢竟糧食有限,但也要能讓人活命。
八月,潘鳳又再拿出五萬石糧,繼續煮粥救濟百姓。
他曾想過要減少軍中兵士口糧,省下糧食來救濟百姓,但被魯肅勸住了。
魯肅說百姓可以餓死,但軍中兵士不可受餓,兵士受餓就很有可能會造反兵變。
潘鳳心想也是,只好作罷,好在他之前存下來的糧食還有一些。
瑯邪設了粥廠救濟百姓,東海鄰近的許多百姓聽聞,紛紛扶老攜幼來到開陽領粥續命。
潘鳳一視同仁,又在開陽增加了兩萬石救濟糧。
一時之間,潘鳳之名在瑯邪,甚至在整個徐州,都被百姓傳頌,又因之前仙人相助的種種傳聞,百姓皆稱他為“潘神仙”。
有神仙救世之意。
潘鳳并不喜歡這個稱號,可是他也沒辦法。
九月初,陶謙病情加重,已經臥床不起。
潘鳳留在郯城的探子回報,說是陶謙眼看就快不行了。
陶謙要死,徐州的歸宿就該有個著落。
劉備如今已為豫州刺史,雖然只是個虛的,實際上豫州為袁術所控制。
潘鳳不敢大意,怕陶謙又再去迎劉備來接掌徐州。
派了唐雄帶領五十名虎士營的俠客先混入郯城,如果事情發生變故,到時很有可能會領兵臨城,他們可以在城內相應。
又讓人隨時注意著郯城內的情況,只要陶謙一死,他就立刻帶兵去郯城。
而此時,陶謙臥于榻上,榻旁站著別駕麋竺和治中許友,還有曹宏和陶謙的兩個兒子陶商陶應。
“咳、咳……我自知大限將至,麋別駕,許治中,我死之后,徐州之事就委托給你們了。我兩個兒子沒有治政才能,而如今天下大亂,徐州更是為各方所覬覦,曹操數次領兵來攻,潘無雙與劉玄德也希望能得此州。以我二子之能,若承州則必亡,我已跟他們交待,我死后,他們送我回丹陽,咳咳……”
陶謙說完一大段話,緊接著一陣咳嗽。
許友忙道:“使君,潘瑯邪兩次讓曹操退兵救了徐州,現在更是出糧賑災,救濟受餓百姓,徐州百姓莫不稱頌,稱之為潘神仙,我以為,當以潘瑯邪來接掌徐州!”
麋竺不甘落后:“使君,劉玄德素有仁義之名,其部曲又有關羽張飛二員勇將,要護我徐州之安完全沒有問題。況且劉玄德乃皇室宗親,乃中山靖王之后,深得士心。而那潘鳳只是貧家孤子,恐未識字知理,行事只憑喜惡,萬萬不可將徐州交于此人啊!”
“麋別駕,你……”
許友想要辯駁,卻是無語可辯。
因為麋竺說的在理,論出身,潘鳳和劉備沒有可比性。
劉備再落魄,那也是皇親,身體里流的是劉姓皇族血脈。
而潘鳳呢,一個貧家孤子,現在的瑯邪相也是搶來的,又無緣無故去攻打北海相孔融,行事只憑喜惡,不講情理。
“咳咳,你們莫要爭了,潘鳳智勇,劉備仁義,二人各有所長。而我徐州之地,非但只有曹操一人覬覦,袁術也早有奪徐之心,若要守住徐州,需劉備與潘鳳合力不可,咳咳……”
“使君,劉玄德已任豫州,豈有棄豫州而臨徐州之理,潘將軍現任瑯邪,知徐州之事,又得徐州百姓之心,正可接掌徐州。”
“使君,潘鳳已任瑯邪,擁兵兩萬,可擋曹操,應使劉玄德接任徐州,移治下邳,南拒袁術。”
許友與麋竺又再相爭。
“咳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