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敗成最強猛將正文卷第一百四十八章潘鳳起兵治中許友急忙出了州牧府,派快馬趕去開陽通知潘鳳,讓他趕緊領兵來占了郯城,如果讓劉備先到,那就什么都晚了。
麋竺如心所愿,向曹宏投去答謝的目光后,接過陶謙留下的印綬,向州牧府諸吏從事宣布徐州牧陶謙的臨終遺言。
然后備好車駕,親自捧著印綬,帶著數位州吏,去小沛迎接劉備。
陶謙的兩個兒子,陶商和陶應,則按其父生前所囑,處理后事,三日后帶著其父之尸,回丹陽老家去。
曹宏沒有跟著離開。
陶謙死了,按理說他依靠的大樹倒了,他一個丹陽人,應該離開才對。
但是現在陶謙將徐州交給劉備,可以說他有很大的功勞,留在徐州,或許還能繼續傍著劉備這棵大樹。
許耽和那些丹陽兵也沒有離開,他們當兵吃糧,離開了就只能回家,留在徐州,還能繼續當兵吃糧和發財。
陶謙的死,對他們有影響,但影響不算太大。
潘鳳在開陽隨時關注著郯城的動靜,派到郯城的探子幾乎是兩日一報,路上來回不絕。
這日,他正與魯肅臧霸鄭威等人坐在廳內,商議安排百姓抓緊耕地補種之事。
此次受災瑯邪雖然也有餓死人之事,但并不多,沒有人相食的情況發生。
突然兵士急步進來稟報:“將軍,郯城有人來,說是許治中派來的,有緊急之事要向將軍稟報。”
“快,快帶進來。”
潘鳳猜想應該是陶謙死了。
他現在最想知道,陶謙會不會在臨死之前,將徐州托付給自己,畢竟自己兩次讓曹操退兵,不但救了徐州,也算是救了他陶謙。
來人進廳后向潘鳳行禮道:“潘將軍,許治中讓我來報,陶使君已死,他將徐州交給劉備了,麋別駕即將帶印綬去迎劉備。許治中讓將軍趕快帶兵來占郯城,若讓劉備先占,就一切都晚了。”
潘鳳聽完如五雷轟頂,本來認為陶謙八成會將徐州交給自己,可現在的結果,真的是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他努力鎮定了一下自己,又問了來人關于郯城內的一些情況,讓其回去向許友復命,就說自己會立刻起兵去郯城,讓許治中在城內做好接應準備。
“哼,將軍兩次救護徐州,冒險大敗曹操,而那劉備卻是敗于曹操,陶謙竟然將徐州交給劉備,真是豈有此理。”
臧霸忍不住罵出了口。
“依我看,陶使君或許也想將徐州交與將軍,只是麋竺與曹宏等人以讒言相惑,讓使君于臨終之際難辨是非。將軍,事不宜遲,當速起兵馬,趁著郯城不備,將郯城奪下,就算劉備來了,也只能無可奈何。”
鄭威緊接說道。
潘鳳緊緊皺眉,半晌才開口言道:“郯城內尚有許耽與呂由統領的三四萬兵馬,他們若是據城堅守,而我們僅有一萬多兵,只怕不易奪下。來人,去,將尤木叫來。”
“諾。”
廳外兵士應聲而去。
“將軍是想先遣兵潛入郯城,待我們兵馬到時,從城內攻開城門,迎接入城嗎?”鄭威似有所悟,不由問道。
“要想攻開城門不太容易,郯城內兵馬眾多,城門守卒有數百之眾,又有巡卒無數,若是潛入郯城之人過多,則易暴露行蹤。將軍,肅有一策,或許可用。”
魯肅沉思許久,終于說道。
郯城和之前在兗州奪取的任城和昌邑不同,郯城現在是州治地,城內又有數萬兵馬,城門守卒一定會有很多,再加上巡邏士卒,要想憑著數十人或一百人攻開城門,有點不太實際。
潘鳳淡淡道:“說來。”
魯肅繼續說道:“陶謙已死,如今城內無主,呂由與許耽各自統兵,有徐州兵與丹陽兵之分。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