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偏門的學(xué)習(xí)技巧,那種學(xué)一天等于別人三天的技巧。
他們聽洛修分享經(jīng)驗,也是想聽到一些自己以前不知道的干貨。
在這個流量時代,你跟他們說流量不重要,誰會相信呢?
……
會議結(jié)束,有個商家打聽到了洛修住的酒店,親自找上門來。
“洛總,我這有份土特產(chǎn),想送給聚劃算的小二,不知道你有沒有什么門路?!?
“什么土特產(chǎn)?”洛修明知故問。
“就是一點香腸,洛總?cè)绻矚g,我也給你帶點?!?
“那就是算了吧,雖然我挺喜歡吃香腸的,可你這香腸不太衛(wèi)生,我怕吃了拉肚子。”
送香腸只是個幌子,埋在香腸下那一疊疊的錢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洛總不愿意幫這個忙就算了,何必說這些話擠兌我?”
那人杠起這幾包香腸,怒氣沖沖地走了。
這年頭大家經(jīng)常說小馬總是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其實老馬也一直在干同樣的事情。
阿里是間危機感很重的公司,千團大戰(zhàn)中,阿里就感受到深深的危機,火速推出了“聚劃算”。
初期的聚劃算讓小二們搖身一變,成為了手握生殺大權(quán)的主宰。
小二讓哪個商品上聚劃算,哪個商品就能夠瞬間賣爆。
初期聚劃算給人的感覺,跟現(xiàn)在的大主播一樣,就算把一堆垃圾擺上去,也能瞬間秒光。
這也是為什么洛修說要好好做產(chǎn)品,下面卻沒有幾個人信服的原因。
因為這個年代不需要好好做產(chǎn)品,也能把東西賣出去。
而權(quán)力與腐敗是一對雙生子,權(quán)力的出現(xiàn)必然會伴隨著腐敗。
很多商家都想盡辦法把錢送到小二手中,好讓自己的商品能夠被聚劃算小二選中。
品如這幾個店鋪是聚劃算的???,他們懷疑洛修私下與小二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想通過洛修的關(guān)系送錢。
洛修當然不會幫他這個忙了。
聚劃算有一段時間出了一個競拍坑位的模式,誰出的錢高,誰就能上聚劃算。
這個模式讓商家無法送禮,同時也差點斷送了聚劃算。
道理很簡單,能夠出高價競拍坑位的商家,必然是他的產(chǎn)品溢價很高。
而消費者之所以選擇聚劃算,因為相信那里的產(chǎn)品是便宜的。
如果聚劃算不再代表性價比,那就是消費者放棄聚劃算的時候。
后世的直播帶貨也是一樣的。
消費者通過直播間買東西,最主要原因是便宜。
而商家付給主播的擁金越來越高,甚至到了賣出去的貨還抵不上傭金。
商家為了不虧錢,只能上一些高價低成本的產(chǎn)品。
而高性價比的產(chǎn)品,利潤太低,給不起30的傭金,上不了主播,最終因為沒有流量曝光而被淘汰。
這就是劣幣驅(qū)逐良幣。
洛修希望品如最終能夠戰(zhàn)勝這個規(guī)律,能夠與顧客建立長久的信任。可以不投推廣費用,不通過主播帶貨。
當顧客怕上當受騙,不知道選哪一個品牌的時候,他們知道選品如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不會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