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沒有一點理財知識的人,也忍不住去買兩手。
比起買股票的風險,他們更害怕別人都賺了,就他沒有賺。
現在大家聽說雙十一賣了十個億的時候,很多完全沒有購物需求,之前也沒有在網上買過東西的人,都忍不住注冊了賬號,看有沒有什么便宜可撈。
當他們進入品如女裝店,點進前面幾個鏈接,發現全部月銷售過萬,且已經售罄,頓時后悔來遲了。
這也是洛修的策略之一。
故意把售罄的產品放在前面,制造“稀缺性”。
讓人感覺東西真的很便宜,再不下手搶就被別人買光了。
很多商家正是利用人類這種心理特征幫助賣貨。
例如鉆石這種東西,大自然里其實有很多,并不稀缺,但行業的壟斷商限制了鉆石的產出,人為創造了稀缺性,才讓鉆石的價格高居不下。
如果鉆石成為了路邊的石子,無論多漂亮,也將一文不值。
房地產商把樓盤建好后,也喜歡每次開售放一點出來給顧客搶,賣完再放。如果樓市里一下子涌入了大量的新房,很多人就不急著買了。
再到后來,就有了需要搶購的手機,需要排兩小時隊才能買到的奶茶,炒成天價的籃球鞋。
人就是這么賤,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要。
越追不到的女生,對她越喜歡。
那個倒過來追你的人,反而對她忽冷忽熱,不懂珍惜,直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給我一個機會……竄戲了。
某著名作家說過:不管是什么東西,只要你知道會失去它,自然就會愛上它。
——g.k.不是魯迅.切斯特頓
洛修這次也是用了這個策略,顧客看到前面很多款已經售罄,后面已經顧不得仔細挑選,稍微看著順眼的衣服,就先下單買下來再說。
…………
外資企業上班的小麗為了搶購雙十一商品而錯過了午飯,最后不得不通過飯團點外賣。
這時她突然發現飯團也在搞雙十一的活動,忍不住對身旁的同事說:“飯團也做雙十一耶,不知道有什么便宜的。”
同事很不屑地說:“淘寶去年就開始搞雙十一了,飯團真不要臉,蹭人家的熱度。”
小麗忍不住反駁:“淘寶不也蹭光棍節的熱度嗎?”
飯團為她帶來太多的方便,她還是挺喜歡這個平臺的。
“飯團現在不務正業,也學人家賣貨,他有什么東西是淘寶上沒有的?我為什么要去飯團買?”
“你別說,還真的有。”小麗把電腦屏幕側過去,“你不是想買臺蘋果手機嗎?,飯團這個優惠力度怎么樣?”
“這真的假的?”同事一下子被吸引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