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不宜遲,那我就先去準(zhǔn)備了!”
“去吧。”
第五琦起身離開。
楊武旭從外面踏入堂內(nèi),躬身向楊錯行了一禮:“見過大帥!”
“先坐下吧!”楊錯放下手中的軍情絹書,沖楊武旭擺擺手說道。
楊武旭左右張望了一下,尋了張事先安放好的馬扎上坐了下來。
“大帥,喚末將過來有何吩咐?”坐定后,楊武旭平靜地說道。
“武旭,你前日曾說想潛回恒州,現(xiàn)在主意改了么?”
楊武旭很肯定地搖了搖頭:“如果陛下和大帥的準(zhǔn)許,末將還是想回恒州試一試。如果能成功奪回恒州,不但家仇能得速報,更可助陛下早日安定社稷;就算失敗了,也還有戎弟和孟起在,最多報仇的日子稍長一些罷了!”
“恩!”楊錯輕應(yīng)一聲,繼續(xù)詢問道,“前日我曾問你的那些難題,想過怎么解決了么?”
“想了許久,已經(jīng)有了些主意……”楊武旭點了點頭。
聽著解說,楊錯不時地微微頷首。
楊武旭確實仔細慎重地思考過如何潛回恒州,如何聯(lián)絡(luò)故人等一系列的問題。
雖然有些想法稍顯簡單幼稚,但總體還算是可行。
楊錯也直言不諱地將自己的看法說了出來,楊武旭也不惱怒,仔細地聆聽,有時也回辯幾句。
“此去恒州路途遙遠,行程艱難。我只能送你六個字:善察,謹(jǐn)行,慎思。”說到最后,楊錯長身而起,緩緩走到楊武旭身旁。
雖然已察覺到自己的請求可能被應(yīng)允,但當(dāng)楊錯確切地表明態(tài)度后,楊武旭還是騰地站起,臉上的平靜完全被激動所代替,隨即他深深地施了一禮:“多謝大帥成全!”
伸手托起了楊武旭,楊錯笑了笑說道:“先別忙謝。我也有個要求,答應(yīng)了才能讓你回恒州!”
“請大帥吩咐!”楊武旭沒有絲毫猶豫地說道。
“其他方面我不擔(dān)心。但你缺少一個出謀劃策,運籌帷幄的助力。我想派個人做你的幫手,隨你一起返回恒州。如果你能用得好他。此人足可抵萬余騎兵!”
“大帥說的是誰?”楊武旭微愕說道。
“第五琦!”
“是他?”楊武旭很有些驚詫地說道。
是夜,楊武旭便將第五琦請到了自己的軍帳中。
臨近二更天時,楊錯巡視完各營各部曲,依然看到楊武旭地帳內(nèi)燈火通明,不時傳出輕微的聲音。
清晨再見到楊武旭,他的神態(tài)雖然疲憊,但眉眼間卻流露出絲絲興奮。
看來他與第五琦地商談相當(dāng)成功。
黃昏再次降臨。
楊武旭與楊武舒、第五琦及四名親衛(wèi),兩名山字營士兵,一行九騎,攜帶了干糧、偽裝用服飾等物品后,登上了北上的征程。
這是一次大的冒險。
雖然有許多不確定的可能,但這個險,還是值得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