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是因為安泰和。所以面對s.公司給出的最終方案,李承佑沒有猶豫,也沒再提多余的條件,雙方順利達成合作,草簽了合約。
合約簽訂后,電視劇便進入了籌備階段。
韓國電視劇的制作模式跟國內不同。
韓國電視劇是在劇本策劃會后,編劇按照策劃案撰寫幾集劇本,制作公司就會以劇情大綱和已經完成的劇本向電視臺申請播出檔期,獲得開播許可后再繼續撰寫,同時電視臺也會對劇集進行投資并參與制作。
除此之外,贊助商也是電視劇的投資主力之一。
當然。
后續這些麻煩事,比如聯系電視臺、聯系贊助商,這些都會由s.公司負責,李承佑主要是負責劇本創作。
等電視劇進入選角和正式拍攝時,李承佑才會更深入地參與進來。
也是因此。
草簽了合同后,跟安泰和打過招呼,李承佑便準備啟程前往華夏。
他這次去的時間并不長,預計大概半個月左右,除了跟李父和李母見面之外,主要是跟李父商談在華夏投資的事情。
有著前世的記憶,雖然這是平行時空,歷史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大的框架還是雷同的。
相比韓國的投資環境,華夏的市場自然更廣闊,也更有前景。
更別說韓國財閥當道,就李承佑這小身板,就算再有才華,再有能力,在等級森嚴、壁壘重重的情況下,也很難從內部突圍。所以想要不做鳳尾,活得相對自由一些,成為韓國上層能分享權力的少部分人,就只能從外部著手,在外部積累實力后再反滲透韓國。
也正是有著這些考慮,再加上李父和李承佑本身華裔的身份,在華夏也有原本宗族的人脈,以及李父原本就有從商的經驗。
所以李承佑這次前往華夏,就是跟李父商談讓李父重操舊業,再戰商場。
李承佑覺得問題不大。
畢竟男人嘛,誰還沒有雄心壯志呢,而李父才人到中年,肯定是雄心未減。
至于從哪個方向著手,李承佑也考慮好了。
21世紀是互聯網大變革的時代,面臨著無限的機遇,更是充滿了商機。李父原本就有從事服裝行業的經驗,電子商務近些年也是蓬勃發展,再加上李承佑有著前世的記憶,了解趨勢,前世做過藝人和導演,對時尚領域也多有了解。
所以李承佑準備先從網上商務從服裝行業入手。
當然。
之所以這么選擇,也是因為李承佑資金有限。
他不可能把電影賺到的所有收入全部都投給李父,所以也只能先腳踏實地,從他跟李父相對最熟悉的行業入手。
做好了準備,李承佑啟程前往了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