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火種號飛船之上陪著孩子們玩了一會,等他們睡下了,趙長星才匆匆睡下。第二天時候,趙長星在水稻車間之中忙了一天,到回去的時候,忽然間想到了一個問題。
水稻車間預計需要十幾天,小麥,玉米,蔬菜車間等的建設,還需要至少一年時間。但這是不行的,因為在這過程之中,最早建設好的大豆車間可能都已經播種了三四輪了,收獲的那么多豆子存在哪里?
一期工程的幾座建筑都快要拆掉了,糧食很顯然不能儲存在那里。
如果儲存條件不當,導致豆子壞掉,那就太浪費了。
“看樣子得先把倉庫建好啊。這段時間太忙了,我竟然忘掉了這個。”
“小希,把日程表調出來。”
“好的船長。”
小希配合著調出了日程表,趙長星皺起眉頭,開始對其進行修改。
倉庫的建設并不是只建造出一個空房子就可以的。不同的作物需要不同的儲存環境,需要不同的溫度,濕度,甚至光照需求都不一樣。
就像大豆和生菜的儲存環境就很顯然不一樣。這就意味著,幾乎每一種作物都需要一個單獨的儲存空間,未來所建設的倉庫至少得劃分出幾十個不同的區域來,每一個區域都需要安裝單獨的溫控系統,氣體循環系統等。
這又是一項繁重的工作。尤其是倉庫的框架結構都還沒有搭建,一切幾乎算是從零起步,要全部建好,恐怕沒有一年的時間是不行的。
“或者……先建好框架,做好維生系統,然后先建好大豆的儲存區好了。唔,不行,主糧儲備已經不多了,大米,小麥這兩種主糧的種植必須要提上日程,它們所對應的儲存區也得先建好。”
思來想去,趙長星還是決定先把大米和小麥的種植車間先弄好,之后再開始倉庫的建設。在倉庫建成之前,大不了自己麻煩一點,先把這些東西運到火種號飛船之中去暫時儲存好了。
一個月之后,水稻種子和小麥種子終于也播種下去,可以移交給小希來管理了。趙長星隨之投入到了倉庫的建設之中。
地板、墻壁板、桁架、房梁,管道,線路等等一一就位,如同魔法一般,漸漸的在趙長星手中拼湊出了房子的模樣。
倉庫區總面積有約500平米,總體積達到了約1600立方米的樣子。其中規劃成了許多區域,有肉類儲存區、主糧儲存區、蔬菜儲存區、油料、棉花、水果等等。每一個大類之下還可以再細分小類,并且不同類別的面積可以跟隨后期需求,較為方便的調整。
而這時候,大豆已經收獲了一輪,約700公斤大豆被他帶到了火種號飛船上,變成了約150公斤豆油。剩下的豆粕則暫時儲存了起來,準備留作以后當牲畜的飼料用。
其實現階段趙長星并不缺豆油用。之所以制成豆油,純粹是因為油料和豆粕較為方便儲存的緣故。
這就是沒有倉庫的壞處。
因為之前在無土栽培車間和畜牧水產養殖車間的建設過程之中,從維生區延伸出來的各種管道和線纜已經預留好了接口的緣故,倉庫框架搭建起來之后,直接就可以進行內部線路的鋪設了。趙長星預估了一下未來各種作物的產量,決定預留給大豆20平米面積,約70立方米體積的儲存空間,極限條件下,可以儲存大豆約50噸。按照當前條件下年產2.5噸計算,足夠20年的儲存了。
大米的儲存面積大了一些,約30平米面積,90立方米體積的樣子,極限條件下可以儲存大米65噸,差不多也是20年的產量。
小麥的情況與其類似。
望著厚厚一疊圖紙,與堆在地上亂七八糟的各類建材,趙長星感嘆了一聲:“什么也不說了,干活吧。”
之后,就一頭扎進了工作里。
大豆,大米,小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