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刻,建造化學燃料飛船的最后一個障礙也被解決掉了。在聽到有關高性能特種鋼問題被解決的具體過程之后,趙長星頗有一些啼笑皆非之感。
這些事情,他當然是不會去干涉的。不過他還是在心底默默為胡明祝福了一番。
解決了這個問題,工程處立刻就開始了具體的設備研發(fā)。預計只需要幾個月時間,第一艘飛船就會造出來了。
在這段時間之中,人類市二期工程也在穩(wěn)步推進。那些自然景觀,居民住在之類的事情,趙長星是不怎么關注的。最讓他關注的,是兩處特殊的建筑。
這是兩棟60層,高有200米的宏偉建筑。
它們頂部與人類市的“天空”直接相連,底部則深入地下170余米。除去建筑本身占用的面積以及一些公共面積之外,平均每層可利用面積高達2.5萬平米。
60層,就是總計150萬平米的面積。兩棟,則總計有300萬平米。
這兩棟,其中一棟是專門的種植大樓,另一棟,則是種植與畜牧水產混合大樓。
沒錯,趙長星搞了個大動作。地球時代專家們的研究結論告訴他,越是分散,便越不好管理,效率越低。反之,越是集中,效率便越高。趙長星便直接將所有糧食與肉食、水產等需求集中到了一起,全放到了人類市之中。
這兩棟大樓,每年可以產出小麥將近1萬噸,水稻1.2萬噸,各種蔬菜、水果、棉花、大豆、玉米、油料、甜菜等等不計其數。不僅可以完全滿足當前階段的食物需求、飼料需求,還可以極大的滿足相當一部分工業(yè)需求。
畜牧水產大樓同樣如此。不僅可以滿足人們所有的肉食需求,產出的皮革、毛發(fā)等,同樣可以拿去做工業(yè)用途。
尤其是,它們的自動化程度極高,兩棟如此宏偉的建筑,卻僅僅只需要不足50人便可以維持運轉。
有了這兩棟大樓,人類市才是真正當之無愧的人類中心。
趙長星為這件事情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幾乎一直在關注著它的進展。它對于整個人類文明來說意義太過重大,實在不可以掉以輕心。一直到它的主體結構完成,剩下只需要內部“裝修”之后,他才將注意力轉移到別的事情上。
此刻,第一艘化學燃料飛船在擁有了高性能特種鋼之后,終于造出來了。
第一艘試驗機總計高度約有4米的樣子,直徑約有6米,外形大致和一個草帽差不多——上邊的圓柱空間是貨倉,下邊帽檐則是發(fā)動機和推進器以及燃料艙所在的位置。
它里面并沒有設計人工操作臺,而是全遙控操控。也沒有專門的客艙,沒有維生系統。當然,人們如果有需求的話,也可以穿上宇航服直接呆在貨倉里,同樣可以飛到太空里去。
它以甲烷和液氧為燃料——液氧當然不用多說,不管用什么燃料都少不了氧氣。之所以選擇甲烷,則是因為塞德娜星上甲烷儲量極多的緣故。
托林經過簡單處理便可以獲得天量的甲烷。而托林在塞德娜星上無處不在。
裝滿燃料的它,每一次發(fā)射,可以將大約15噸的物資運送到太空中去,之后還有剩余的燃料降落下來以便重復使用。
當然,這只是在塞德娜星上罷了。如果是在地球上,這玩意兒就算不裝貨,頂了天飛個一兩千米高也就掉下來了。
在趙長星的注視之下,工業(yè)處長略顯緊張的按下了啟動按鈕。瞬間,從“帽檐”之下噴射出了明亮的火光,推動著它搖搖晃晃的飛上了天。
剛開始的時候速度還很慢,但很快就開始了加速,一直到它從人們眼前消失為止。
面前的顯示屏之上則仍舊顯示著它的運行軌跡。值守在火種號飛船之上的人們,也在遙測著它的蹤跡。
在預設程序的操控以及人們的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