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市給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大。這種大,是完全不同于建造在塞德娜星地下的那些城市的,譬如地球市、人類市,太陽市之類。至于集體宿舍就更是沒有可比性了。
足夠的規劃面積,讓人們可以將以往地球之上的景致盡可能的復制到這里來。有山峰、森林、草原、沙漠、河流等,一應俱全。當然,它們都是微縮版的。
這里的天空高度大約是300米,且天空同樣采用巨幅屏幕拼裝而成,模擬著藍天白云與太陽月亮等,看上去根本就看不出它只有300米的高度,而是似乎有無限深遠。
第三代滾筒基地之中有兩層滾筒。第一層滾筒同樣是個圓柱體,只不過它只有600米的直徑。那些巨幅屏幕便安裝在這個滾筒的外側。
至于它的內側,則是各種機械工廠、能源廠房、水與空氣循環工廠等等所在的地方。連接滾筒基地與外界的碼頭也在那里。
足夠大的空間,可以讓貨運飛船十分方便的往返這里與太空電梯基地,十分方便的為這里補充物資并運走廢棄物。
第二層滾筒則是用來住人的,它的直徑是1.2公里,如此,便間隔出了中間300米的“高度”,這便是人們居住的空間。
那些巨幅屏幕之中,所模擬的太陽月亮、星辰天空等,會隨著時間慢慢繞著內層滾筒“旋轉”。太陽繞行到哪里,哪里便是白天。它背面則是黑夜。
如此,便營造出了太陽東升西落的景色。
基本與地球持平的重力,讓人們可以舒適的生活在這里。足夠大的面積,讓一切都顯得寬敞而從容,沒有絲毫的逼仄感。甚至視力略微差一點的人,連遠方大地的“弧度”都看不到。
忽略掉那些大地的“弧度”,這里與地球幾乎沒有差別。
這,就是影視、文字等作品之中所描繪的,生養了人類文明的家園的景象啊……
王洛一和趙穎,以及已經到達星空市的其余兩萬余人,在這一刻同時歡呼了起來。頗為具備職業敏感度的新聞記者則快速的拍下了這一幕幕畫面,將其傳遞到了幾乎每一個有人類存在的地方。
當看到鏡頭之中所呈現出的畫面時,幾乎所有坐在電腦前、電視機前,或者盯著手機屏幕的人都陷入到了呆滯之中。
“太空基地,還能,還能這樣造?”
“不行,第二個居住基地的名額,我必須要拿到,一定要拿到!娘的,不睡了,加班去!”
在這一刻不知道有多少人陷入到了深深的后悔之中,后悔自己在過去一段時間之中沒有奮力拼搏,沒有拿到足夠的榮譽從而獲取到星空市的入住資格。
同時,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這一刻下定了決心,要在接下來的時間之中,拿出自己最亮眼的表現,拼盡全力也要爭取到一個名額。
站在星空市之中的人們,則在這一刻心中同時涌現出了一股自豪感。
因為他們知道,這份待遇,是自己,或者自己的親人,通過對文明的貢獻爭取來的。星空市的入住資格,不僅僅是獎勵,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榮譽。
現在,到了享受這一切的時候了……
在這里,人們不僅有寬敞舒適的居所,還可以在這里養育自己的孩子,在這里進行工作而不必再奔波于太空和星球地表。
看著歡欣鼓舞的人們,趙長星臉上也出現了微笑。
“在未來,我們還會造更多、更大的飛船,我們的文明,也一定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強大……”
時間仍舊在慢慢的流逝著,除了未成年人之外的所有人,包括趙長星在內,所有人俱都如同上緊了發條的玩具一樣,只要還有精力在,就絕不肯停下工作。
在來自塞德娜星、深空星兩顆星球的大量資源支撐之下,完全解決了現階段戰爭威脅的人類文明,以一種令人瞠目結舌的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