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類繁多、長年累月的盡可能貼近實戰的演習之中,有大量以往人們奉為圭臬的戰略與戰術原則被直接丟棄,轉而補充了大量的新的作戰條例。
伴隨著戰略與戰術的形成和完善,伴隨著遍布整個星系的熊熊“戰火”,大批量的資源與財富如同江河一般洶涌流逝。如果不是此刻文明生產總值已經高達60萬億人類幣,那恐怕人類文明政府早就破產了。
每一名成熟的,稱職的軍人,每一條經過檢驗的作戰條例、技巧,說是用無數金錢與財富堆出來的,絲毫不為過。
時間便在這種情況之下慢慢流逝著,一直到了新歷1540年。
此刻,人類文明來到拉卡伊9352星系,已經有了400年時間。
此刻,人類文明已經度過了400年的和平時光。人口從數百萬規模擴展到了兩億多,完整的科技體系、軍事體系已經形成,科技程度則提升到了二級文明巔峰的地步。
如果基礎理論再出現一些突破,補完一些未能從摩云厲塔爾文明之中獲取到的空白,那成為三級文明,掌握反物質的大規模工業化制取,便是順理成章之事,再不用像是現在這樣,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會機械的制造反物質,卻不知道這種技術在其余層面還有哪些應用。
此刻,距離預定的,最終離開這個星系的時間只剩下了100年。文明戰略需要再次轉向,是時候為一次注定大動干戈,耗時長久的新一次恒星際航行開始準備工作了。
在此之前,基于人類文明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并不是沒有文明領導者與科學家團隊向趙長星提出建議,認為現階段人類文明一直嚴苛的執行著“環保”政策,被超級文明遠程發現這里存在著一個文明的概率并不算高,人類完全可以繼續留在這里,再發展個一兩百年再走。
說不定在這段時間之中還能再有什么重大的科技突破。而,一旦離開這個星系,大部分人陷入冬眠,科學發展想當然的會完全停滯。
支持這種想法的人占不到大多數,但也并不算少。對此,趙長星態度堅決的拒絕了這個提案。
“我們不能將文明命運寄托在僥幸之上。或許這一次我們拖延了一百年,兩百年,然后幸運的躲過了高級文明的搜尋,那么在這之后,會不會仍舊有人有僥幸心理,仍舊希望可以再度延長停留時間?就算我們離開了這個星系,在下一個星系之中,會不會仍舊有人希望拖延?
地球時代的人們有一句老話,叫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規則定下了便需要遵守,唯有如此,才能最大化文明生存下去的希望。”
趙長星如是說。
趙長星的態度最終壓倒了那些希望延長停留時間的聲音。于是,文明戰略再一次轉向。
——趙長星知道,就算有這一次事件,在未來面臨相同情況之時,也一定會有人再度提出這種聲音。因為這一代人會老去,會死去,對于新一代的人來說,這只是歷史。
無論哪一代人,總會有人認為自己所處的時代才是特殊的,繼而認為對于這個特殊的時代應該有特殊的政策,應該特殊對待。但對于趙長星來說,沒有任何一個時代是特殊的。
所以,延遲離開的意見總會有人提出,劃分人與次人的建議也總會有人提出。不過沒有關系,到時候再壓制就是了。
在這一次波瀾過去,文明戰略正式轉向之后,對于普通人來說最直觀的影響,便是文明之中新投資建設的譬如工廠、礦業基地、化工基地、居住基地等等項目,其中有90以上被直接叫停。僅剩的這些沒有叫停的,也全都是和籌備恒星際遠航相關的項目。
在之前數百年時間之中,人類文明一直在蓬勃的,肆無忌憚的擴張著。現在,擴張的腳步終于停下,甚至于開始了收縮。
高達三千余個滾筒式太空居住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