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宇宙最后一個人類第二百四十八章 作繭自縛
在科學部部長的講述之下,趙長星漸漸明白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從整體來說,這其實毫無疑問是一件大好事,好到不能再好的事情。對于文明的整體科學戰略產生影響,也是好的影響。
就像,兩種不同工藝的耐熱材料制造方法,相互融合,相互碰撞,最終竟然誕生出了一種名為“強磁高壓惰性氣體”的加工工藝,其制造出的耐熱材料的耐熱性能,在真空之中,從大約一萬攝氏度左右直接提升到了接近1.8萬攝氏度。
這突破不能說不大。
其余的方面,在人類已有的“高壓線圈”電磁炮制造工藝,與風暴文明的“高溫電場交換”電磁炮制造工藝,便分屬于兩個不同的發展方向。
這兩種發展方向雖然可以制造出性能相差不大的電磁炮,但互相啟發,互相吸取優點、互相融合之下,卻最終讓科學家們研發出了更新型的電磁炮,無論射速還是速度,都再一次大大提升了。
這種事情幾乎遍布每一個科學體系分支。譬如大型機械制造、反物質生產線、飛船發動機、推進器、食品工藝、化纖材料等等等等,幾乎每一個地方都有因為科技融合而產生飛躍的事情發生。
這還僅僅是在應用科學層面。到基礎科學層面,因為不同的思路與思想碰撞,所產生的飛躍與突破,就更為重大了。
目前,以人類的科技程度已經基本上可以確定,比當前階段,也即三級文明程度更高等級的四級文明,其最為重要的標志性科技,是無工質推進技術。
四級文明的飛船將不需要攜帶任何工質,便可以實現星際空間的推進。這意味著他們的恒星際航行效率更高,速度也會更快。相應的,其活動范圍也將會大大超出三級文明。
以人類文明,或者之前的風暴文明,從一個恒星遠航到另一顆恒星那里,通常都需要耗費數百年時間來計算,三級文明的活動范圍,基本上很難超過一百光年。
但進入到四級文明階段之后,這個區域將會被極大拓展,至少也會達到一千光年層次。
而無工質推進技術,之前已經確定的兩條技術路線,也即“借助量子真空的某些震蕩特性實現推力獲取”和“依靠光輻射推進實現推力獲取”之中,后者基本上已經被否定。
也即,突破到四級文明程度的科技,需要從真空之中去尋找。
真空炮這種武器,便是對于真空的某些特性的利用。但很顯然,這種程度的了解,遠遠不足以支撐一個文明進入到四級程度。
而,對真空的某些特性進行研究,便牽扯到了基礎物理理論層面。這是一個和應用物理幾乎完全不同的領域。
基礎物理,才是一個文明最為根本,最為重要的根基。
就在基礎物理層面,風暴文明同樣有著絲毫不遜色于人類,甚至略有超出的研究深度。但如果僅僅是略有超出,那也沒有什么關系,不太重要。
因為人類的基礎物理也在進步。
但是,某些人類科學體系的空白之處,卻是風暴文明的研究重點。
這就十分了不得了。
要知道,那些空白之處,其實并不僅僅因為科研實力才造成的空白,其中也有相當的部分,是思維方式的空白,也即,人類的科學家們根本就沒有想到那里竟然還有值得研究的地方。
這為人類的科學體系所帶來的便不再僅僅只有數據上的補充,還有科學思維之上的碰撞與顛覆。這對于人類科學的推進便堪稱巨大了。
正是因為察覺到了這一點,察覺到了這些事情的重要性,才有了這一次科學部部長專門向趙長星進行匯報的事情。
趙長星可以察覺到科學部部長表層匯報之下隱含的意思。
如果人類文明想要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