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親筆書寫了幾幅春聯,這才帶著自己那幅春聯離開。
離開時他囑咐李醫和幾位皇子皇孫,別忘了晚點去太廟祭祖。
在這個時代,祭祖是除夕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對皇家更是如此,李醫他們哪里敢忘。
李世民離開后,那些皇子皇孫和公主們頓時就解放了。
他們紛紛圍著李醫,讓他給自己寫一幅寓意美好的春聯,準備拿回去貼在各自所住宮殿的門口。
李醫來者不拒,提筆刷刷點點就開始書寫。
隨著他的動作,一幅幅寓意美好的春聯流水般誕生,提前來到了這個世界上。
與此同時,書房里歡呼聲不斷,正來自那些皇子皇孫和公主們。
直到他們每個人都拿到一幅滿意的春聯,李醫方才停下來。
此時,早餐恰好也做得了。
吃完早餐后,那些皇子皇孫和公主就一哄而散,帶著各自的春聯回去了。
很快,那些春聯就被他們貼在各自所住宮殿的門口,紅彤彤的,頗為喜慶。
春聯上那些雋永的、寓意美好的詩句,更是吸引人眼球。
這些春聯的出現,尤其御書房門口的那幅春聯,立刻在后宮引起了一番小小的轟動。
而且這種影響很快就擴散出去,開始在勛貴百官之間流傳。
然后又擴散開來,最終擴散到大唐每一個角落,快速形成一種新的民俗,并一代代傳承下去。
這正是李醫將春聯提前帶到唐朝的用意。
既然是好的東西,是民族文化的精粹,自然越早出現越好。
很快,時間就已來到午時。
太廟。
李醫跟隨李恪等一眾皇子皇孫,一起來到了皇家祭祖大典的現場,太廟大殿。
在這座宏偉莊嚴的大殿里,供奉著李氏皇族列祖列宗的牌位,從始祖老子直到高祖李淵。
剛走進這里,李醫就看到了那些祖宗牌位。
在那些祖宗牌位前方,是一個擺滿了貢品和香燭的祭壇。
擺在祭壇上的祭品,除了三牲和諸多常見的祭品之外,還多了一盤潔白的杏鮑菇。
很顯然,杏鮑菇是作為一種高產且美味的新作物,才有資格出現在皇家祭祖的祭壇上。
在李世民看來,這是可以向祖宗夸耀的功績之一。
看到那盤杏鮑菇,李醫也有幾分驕傲和自豪。
那可是我帶到大唐的新物種,一旦普及開,勢必能豐富大唐百姓的餐桌,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食物短缺的問題。
可惜的是,辣椒和西紅柿還太小,土豆和紅薯還沒成熟呢!
否則的話,光這些新式農作物,就能擺滿一張供桌,那才叫壯觀呢!
正當李醫暗自陶醉于自己的功績、陶醉于自己給大唐帶來的改變時,旁邊突然傳來一個陌生的聲音。
“這就是我皇家的神童吧,果然聰明伶俐,豐神俊秀”
聽到這話,李醫立刻轉頭看去。
只見一位身穿蟒袍的男子正向自己走來,滿眼好奇,正打量著自己。
看到這位,李醫連忙躬身行禮。
“孩兒李醫,見過叔爺”
站在旁邊的李恪等人,也紛紛向這位行禮,只不過沒那么恭敬而已。
“見過王叔”
這位不是別人,正是李世民的弟弟,荊王李元景。
他是李淵的第六子,庶出,先是被封為趙王,后又被封為荊王,任荊州都督,然后又轉任鄜州刺史。
李元景的輩分很高,年齡卻只有二十六歲,相對李世民顯得很年輕。
看到李醫畢恭畢敬的態度,李元景不禁愣了一下,也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