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你們兩個也聽說過劉備么?他現在……應該沒什么實力吧。”
劉協再怎么對三國印象不深,大概也知道,劉備好像是赤壁之戰之后才開始慢慢發跡的,在這之前,他好像混的一直都挺慘的。
張宇卻鄭重道:“玄德公的大名,天下人誰不敬之仰之,老奴雖是閹宦,對如此英雄豪杰,也不敢不知。”
郭女王在一旁連連點頭,完全是一副花癡少女聽到偶像名字的表情。
就連荀悅也感嘆道:“唉,當今天下動蕩,稱英雄而無愧者,怕是也只有此人了啊。”
這仨人這一頓夸,給劉協都給整的懵了。
這劉備的名聲,居然已經大到了這種地步?
郭女王道:“我聽說,玄德公在淮南討伐袁術逆賊之時,后方被呂布偷襲而導致斷糧,此人領著大軍一路撤退時,軍中已是半粒糧食也無,此人卻能約束隊伍不嘩變,沒餓死的人靠吃先餓死同伴的尸體活命,卻對沿途百姓秋毫無犯,不去劫掠,這是真的么?天底下真的有如此仁德之人么?”
(這段史料出自英雄記,雖然我理智上也不太相信,但這書成書于建安十三年,作者王粲,后來是曹魏的人物,可以排除自吹自擂的成分,可信度應該還是挺高的。)
“卻有此事,號稱擁有半個徐州的麋氏家主糜竺也正是因為此事決意將妹妹嫁給了玄德公,并將家中兩千名下人和全部財貨資助玄德公,幫他度過了此次危難,可惜,夏侯惇屬實無能,終究未能救下玄德公,害得他家眷落入呂布惡賊之手。”
張宇和郭女王聽荀悅這么一說,紛紛感嘆糜竺的忠義之舉,只有劉協,心里臥槽了一聲。
這事兒,他還真不知道。
他倒是一直都知道劉備擁有仁德的美名,卻一直都不是特別清楚這個美名是怎么來的,讀三國演義的時候甚至覺得這個人好像挺虛偽的,卻不曾想,這仁德二字在具體事例之中,居然如此的讓人動容。
其實古人未必就比現代人傻了,劉備的前半生四處漂泊可以說是屢戰屢敗,但不管怎么敗,似乎隨時都可以拉起一直隊伍東山再起,身邊的一票怎么說也是人中精英的一眾文武始終不離不棄,又怎么可能是被所謂假仁假義的表面功夫給忽悠了呢?
曹操、袁紹、劉表、劉璋都收留過他,老百姓都知道這大耳朵控制不住,不可能久居人下,難道他們不知道?袁紹在官渡之前都狂成那樣了,就差直接稱帝了,一聽說劉備來投還不是乖乖出城二百里夾道歡迎人家?
實力?劉備投曹投袁投劉表的時候有個屁的實力,他那仨瓜倆棗的殘兵敗將誰能看得上,但實在是此人名望太大,也太重了,因此明明劉備腦袋上的反骨都快長到臉上來了,卻也不得不對此人以禮相待。
當然,劉備的名望在于仁,好像從來也不在一個忠字,老大殺手的綽號也沒冤枉了他,他投奔誰誰就一定倒霉。
于是接下來的時間劉協就興致勃勃地拉著荀悅談論了一下午的劉備。
然后荀悅兜里那封賈詡給寫的親筆信就愣是沒送出去。
劉協本來就對這劉大耳朵頗為好奇,此時聽荀悅這么一說,就更好奇了。
因此當聽說劉備入城之后,盡管當時已經是夜里了,他還是第一時間就差遣了張宇親自去請人,邀他來北宮一敘。
“臣,豫州刺史劉備,叩拜天子。”
好家伙,這耳朵是真的大啊,這人要是再胖點,就跟彌勒佛似的了。
這是劉協對劉備的第一印象。
“皇叔快快清起,張宇,來,賜座。”
話一出口,張宇,和劉備倆人都懵了,半天都沒動地方。
“天子,叫臣什么?”
“皇叔啊。”
劉備一聽,噗通就給劉協跪了,連忙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