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寫到第二本書的二十萬字了,第一本書當時迷糊的連上架感言都沒好意思寫。
最早的時候寫書純粹就是因為當時真的沒有小說看了,在地鐵上早晨八百晚上八百回家再寫四百字的消磨時間。
然后就發現……寫小說這件事,真的排解壓力啊。
整個人的心態都從無休止的10115工作的巨大壓力中突破了出來。
原本逼近抑郁的心態直接就回到了當年備戰高考時的樣子,又激情又向上的。
然后……嘗試著問了當時的責編星夜大大,那本書能上架么?然后就上了。
第一天的訂閱……是105。
然后第一個月的稿酬竟然有600,當時簡直樂瘋了。
和女朋友一起歡天喜地的拿著稿酬去吃了頓自助。
結果稿酬沒了不算,還倒貼了一百多………
當那本書寫到差不多一百萬字的時候,我才大概摸到了寫書的門道。
也明白了自己暫時沒有能力駕馭獨立世界觀,也明白了……果然還是單人行動比較容易寫的事情。
然后就開始構思這本書。
不想搞快餐文,就是自己慢慢寫,慢慢體會。
給自己充足的時間來理解原作的內容,理解角色的感情。
比如第一個副本,高達seed,我在寫這個章節的六個月時間里大概看了一百遍……
然后把能找到的資料都看了好幾遍,順便還看了很多相關的資料。
比如,超限戰,美國反對美國,輿情分析,烏合之眾,資本論,君主論,海權論,毛選,江選,***語錄等一大堆東西。
順便還看了一堆完全沒看懂的克隆的相關技術資料……
結果發現……高達seed的劇情,非常符合科學。
除了基拉大和有點開掛之外。
但是啊……把MS這種東西代入歷史上一戰時期和二戰時期的螺旋槳戰斗機。
和世界擊墜數最多的埃里希·哈特曼相比,全程占有機體性能優勢和身體素質優勢的基拉,其實還挺寫實的……
大概就是這些吧……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