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玩意基本上把我們的基本生物常識按在地上踩了。首先,這玩意——”名為巻波·瑪麗安娜的永遠十四歲的少女用教鞭指著全息投影上的怪獸身影。“并不是純粹的生物,按照我們這邊的說法,應該是類似生體機動裝甲的存在。
沒錯,除去神性等因素,這玩意和巨神兵是類似的東西。”
“其次,這玩意是經過了海量生物工程建造而成的人造生命體,皮膚為紋理和結構有偏移沖擊力功能的超硬角質層,皮膚角質層下內置了生體能量轉移裝甲,身體內部的肉體和血液為氨基物質,劇毒,一般人類沾立卒的那種。
身體有六個心臟供應血液,類似生體光纜的神經系統鏈接全身,最終匯集到了這里——”瑪麗指著怪獸的大腦。
“——和這里。”瑪麗又指著怪獸胸腔的某個標紅的位置。
“根據評估,我姑且認為這是一套后備控制系統,在大腦被摧毀后,由這里的駕駛員直接控制怪獸的行動。
在這之前,我認為是駕駛員和怪獸本身的大腦共同控制怪獸的身體進行行動。
但是這里這個怪獸又有一個非常天才的設計,那就是,怪獸和怪獸駕駛員的鏈接,和巨神兵的A10神經鏈接非常相似,并且達到了驚人的%的同步率。
也就是說……”
“怪獸本體受到傷害的時候,傷勢會作用在駕駛員身上?”李平只覺得嘴角一裂。
“沒錯,所以怪獸腦子被砸碎的時候,駕駛員的腦子也被映射的傷害攪碎了,所以這個備份系統備份了個寂寞。
怪獸移動如此巨大的身軀,主要是依賴這里——”瑪麗指著怪獸腹腔的一個位置。“——生體反應堆。
有趣的是,這個生體反應堆是碳基的。但是從技術層面上講,我認為這個反應堆和身體其實是配套的。
因為二者之間有相當多的技術共通點。”
“換句話說……”
“那具身體,恐怕是專門為了污染我們的生活環境所開發的生物兵器。這是一場顯而易見的外星入侵事件。”瑪麗收起來了教鞭。
“那么,分配任務。作戰一科以及戰略情報部收集代號“怪獸”的新敵人出現的最初位置。”
“了解。”
“技術開發四科,繼續對怪獸進行分析,我需要一份能快速解決污染的方法,以及有效的對抗手段。
其他地區使用接連不斷的重炮和重型航空炸彈連續炮擊效果太差了。” 嗯,除了想順著相模灣進入東京地區的這只怪獸被巨神兵截胡,一套連招被打倒暴斃之外,其他的怪獸都是被接連不斷的炮擊拖住了腳步之后,被軌道轟炸砸死的。
炮擊普遍持續了兩到三天,因為怪獸出現的位置普遍在環太平洋地區的大型都市周邊,緊急突入大氣層的宇宙戰列艦根本不敢使用對大氣圈有污染的軸炮。
所以只能使用常規主炮進行接連不斷的炮擊。
結果就是,常規實彈主炮對怪獸殺傷力有限,怪獸皮下的充能裝甲在體表覆蓋了一層電磁護盾,能有效對抗現在宇宙戰列艦裝備的粒子光束炮。
最終,只有戰斗機冒險以接近兩馬赫的高速投下的五噸級鉆地彈以及宇宙戰列艦少量裝備的火箭助推型超高速滑膛脫殼穿甲彈抵近射擊才能產生有效殺傷。
(畢竟箭型彈體直徑只有200毫米的脫殼穿甲彈面對戰艦左右實在是不大,這玩意設計上是給使徒準備的,唯一的目的就是以超高速貫穿使徒的AT立場。然而實戰證明,沒用。)
曾經嘗試過超高音速反艦導彈進行飽和打擊,但是面對起碼25米厚的等效裝甲……設計最大穿深在10米等效裝甲的超高音速反艦導彈和一般的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