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月
江南月,清夜滿西樓。云落開時冰吐鑒,浪花深處玉沉鉤。圓缺幾時休。
星漢迥,風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搖落恨,素娥應信別離愁。天上共悠悠。
燕北山不由的高聲贊嘆道:“這首詞以詠物為主,寫景生動,體物精微;在詠物中抒懷,借夜月的圓缺不休,表人事的聚散不定;以嫦娥的知離愁,寫出人間的悲歡離合。結句含蓄蘊藉,意境悠遠。”
“好一句天上共悠悠。”畢江點頭道:“人間和天上,都為月缺人分離、月圓而人未圓而黯然神傷。悠悠,憂思綿遠的樣子。一個“共”字,道出了一起的黯然神傷,收到了“一石擊兩鳥”的效果。”
燕北山笑道:“我認為這首《江南月》比李文勝的《詠月》更勝一籌。”
“慢著,我又有了一首!”李文勝冷冷看著林飛,哼,老子有的是存貨,還治不了你!
燕北山神色一動,“哦?果然不愧是江南后起之秀,果然有急才,我們洗耳恭聽。”
“我也是一首望江南,名曰詠弦月。”
李文勝接著念道:“初十月,圓鏡上青霄。斜倚畫闌嬌不語,暗移梅影過紅橋,裙帶北風飄。”
“妙哉!”眾人無不點頭叫好,最關鍵的是李文勝可是江城的才子,這是江城的主場,助威叫好之人自然很多。
燕北山道:“表面看,似即寫詞人的所見所聞,又全用素描手法,只以線條勾勒輪廓。而空遠之景與羅帶翻飛的細節彼此映襯,人物亭立的倩影躍然紙上,沁人肌髓,這正是文勝高超藝術功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