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媽收拾餐桌和廚房,小孩子在外面玩摔炮。
“元清,你打算初幾回京城?”老爸問道。
秦元清說道:“我初七回京城,要和學校領導去探望學校的老同志們!”
今年秦元清將去探望退休的老同志,這些人別看退休了,但是還有不小的能量,每年都會有校領導上門探望慰問,以視學校沒有忘記他們這些老一輩對水木所作的貢獻。
要是你做的不到位,說不定就有人倚老賣老,你還拿他沒有辦法。
老媽收拾好餐桌,則是說起下午老年協會的熱鬧,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好,每年都有不少人給老年協會捐款,今年老年協會就給每一個超過60歲的老人發米發油發肉,然后老媽則是代替秦元清去給每一個60歲的老人一人發一萬的紅包。
秦家村是人口一千三四百人的小村,超過60歲的老人并不多,就幾十個而已,在農村有時候很無奈,沒有及時的體檢,導致有時候去醫院檢查就已經來不及了。
農村的醫療,真的遠遠不如城市里。
秦元清給村里每個老人發一萬,也是因為哪怕老人的子女不孝,也可以靠著這些錢衣食無憂的養老。
別以為華夏以孝為先,然后每個人就真的是孝子,贍養老人,一樣米都養百樣人,依舊還是有一些不孝順的子女,將年老的父母當成累贅,很多老人到了七十歲都還得自己種點田、打點小工賺錢。
大概七點左右,他們一家子一起走路去奶奶家里,雖然可以開車,可是其實路才四五百米,走走路當作散步。
秦元清他們剛到,就看到桌子已經都擺好了,足足擺了七桌,至親都到了,秦元清他們三兄弟每人給奶奶包了一包紅包。他們這些孫子輩就有二十來個,曾孫子輩也有二十來個,四世同堂說的就是這樣。
他們這一輩人,除了秦元清外,其他人都混得一般,幾個大秦元清七八歲的,有的混社團的被砍掉三根手指,有的好吃懶做的。。跟秦元清歲數差不多的,都是老老實實的人,打工一個月賺個三四千塊。
秦元清早就跟老爸老媽說過,救急不救窮,不然的話就不是幫人,而是害人。所以有親戚到家里借錢,大部分都是沒有借,因為這種東西,口子一開就完蛋。
他們家富裕是他們家的事,不代表就有義務將錢給他們,這種借錢基本上是有借無還的。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就是這個道理!
就像晚上團聚,就有兩個堂哥開口向秦元清借錢,然后一開口就要借一百萬,秦元清心中啞然失笑,我們很熟嗎?
對于這種爛人,秦元清根本就沒有理會,有些人是完全沒有自知之明的,以為自己是個什么人物似的。
回到家里的時候,老爸就說起,這兩人經常來家里找他借錢,不過他都沒有借,然后在鄉里還打著秦元清的旗號,欠了很多錢,據說欠了上百萬。
“爸,親戚歸親戚,有些事是不能縱容的,這樣的人就是一種禍害。”秦元清聽到這兩人還沾毒,就對著老爸勸說道。
為富一方,為善一方,不代表著是非不分。
“唉,那就過完十五吧,既然他父母教育不了他們,就讓國家去教育他們。”老爸嘆了口氣。
“爸,也不用覺得為難,這不過是遵紀守法,不能讓他們危害到他人。”秦元清說道:“都說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我小時候那時候的社會風氣你應該知道,孩子都被教導有人遞煙一定不能抽,你也不想再看到社會又變成那個時候吧。”
秦元清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社會風氣那叫一個惡劣,不知道多少率先富裕起來的家庭,就是因為自家孩子沾了毒,然后家庭衰敗,從原來的住別墅變成了住破瓦房。
所以秦元清是一點也不會同情這種人,打著別人的旗號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