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葬龍坑回來之后,我一直在整理思路。過去的記憶因為太過支離破碎而得以重新排列組合,但是那些對于普通人而言很難輕易接受的歷史真相和世界觀,依然在腦海中重重考驗著我的承受力。
十二祖巫的話在我的耳邊時時會回想起來,雖然對于我而言,這個秘密最好的保守方式就是將它徹底忘記,但為了這場接下來的硬仗,我必須時刻保持專注。
我知道冶重慶的出現不會是一個例外,只是這個例外背后究竟是什么,就像是一張很大的網,把我、姒瑋琪,以及古城中的所有人都籠罩了進去。
我苦苦思索了好幾天,并無頭緒,而姒瑋琪那邊也沒什么進展,蘇幕遮的人馬在古城外圍集結的時間日漸長了起來,長此以往,也不是辦法。
正當我愁眉緊鎖之際,到了第十天,我一早上起來,睡眼惺忪地打開電腦,突然郵箱探出一個提醒消息,有人發來一封電子郵件,但是我對這個郵箱號十分陌生,點開之后才發現,里面竟然是一封匿名信,說是有一段象形文翻譯出了幾段,讓我看看。
我點開郵件,在界面上點了幾下打開里面幾段翻譯出來內容。細讀之下發現,這匿名信的內容與所謂的象形文字破譯沒什么關系,反觀其內容,倒是一下子觸動了我有些疲憊的神經。
一道電流在我腦海里閃過,然后輕輕的念出聲:“族居窮山之際,族人多稱軒轅,約兩千八百人皆三目,異于外人而不得出,故自號一國。”
“軒轅國?”看完第一段我有點摸不著頭腦了,但是軒轅二字卻值得關注,我在葬龍坑下所遇跟他也有著關聯,“軒轅國?那不是黃帝、燭九陰、共工、祝融還有女媧這些神話傳說中的大神國度嗎?”
而燭九陰、共工、祝融這些神話人物,其實就是十二祖巫中的真實人物,而后人對他們的形象加以了神話塑造,倒不是說這個匿名信中的破譯錯了,而是畢竟后世對上古歷史了解太少了,這些象形文字的記載本身就難以反映實際,扯得有點玄幻。
不過,我還是好奇的繼續往下讀第二段:“有師告大難將至,族人多皆恐,求于東海,未還,昔有叛族之人帶卒入國屠之,吾少小而藏,免死。”
“麻過額而與常人無異,入中原才知有大國曰商,二年逢戰亂,初聞當年事,怒而隨周伐紂。”“外皆傳吾三目能窺陰陽,攝人魂魄,故不能相容,遠徒他處,隨人七百余,望再立軒轅,然大限已到,恨天何其不公矣。”
共四段內容,中間似乎缺少了很多,可能是無法翻譯出來,僅僅只是這幾段的內容幾乎已經闡述出了真正的來歷,我拿筆一一寫出幾個重點和疑點。
第一就是上面提到的幾位神話人物,如果說是巧合,那未免太巧了,在這個時間點,發這么敏感的內容,還是一封匿名信,足夠讓人聯想到另有所圖,但寄信之人是誰,我卻不得而知,他到底有何目的?
第二就是這個匿名信中提到的時間定,格在商周之戰時期,就時間而言,是在上古三代,文中講到傳說中的軒轅國人有求于東海,也是一個傳說中的國度,據我所知應該并不是實際存在的國度,但所謂空穴來風,未必無因,東海之傳可能是反映出歷史上有過這么一段經歷,導致了這個傳說。
我腦子瞬間就大了,本來以為那段象形文翻譯出來后,應該來解決心中的疑問,想不到里面牽扯出更大的疑團,甚至連傳說中的軒轅國都出來。
苦思冥想也未必會有結果,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決定給對方回一封郵件,問道:“閣下是誰,您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我不打算拐彎抹角,對方來意多半是跟我們在做的事情有著直接的關聯,或許,他跟我們并不是同路之人,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們有著相同的關注點。
等了好一會兒,對方還是沒有回復。就在我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