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跟著你一起拿上幾斤紅高粱,上山請他下來給大兄弟看病。”
聽到這里,我終于從層層迷霧中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信息,這個故事跟吉泰真人扯上了關系,那我就不得不查了。
“我還正愁沒有合適的著力點來調查,沒想到你倒是自己送上門來了。”我心中暗暗說道,“這個故事多有夸大其詞的部分,先是說初心的爺爺誤入鬼集,又搬出吉泰真人前來救死扶傷,這怎么聽都像是自己給自己包裝的廣告詞啊,試問吉泰真人世世代代享受祭臺村的供奉和信仰,他總得顯出一點‘神跡’出來,才能令人心悅誠服吧,要是有了這一出政績工程,那老百姓還不各個對他奉若神明!”
想到這里,我對整個故事便有了一個自己的分析,這極有可能就是吉泰真人自編自導的一出戲碼,這個“鬼集”的傳說在祭臺村地區有很深的影響力,說明吉泰真人控制村民的精神世界主要利用的就是這個工具。
“村長和其他村民又在旁邊說了幾句寬心話,看沒什么事,就都各自回家吃午飯去了,村長臨走時囑咐馬蓮在這幫忙盯著點。奶奶心中感激,但臨走時,因為要照看爺爺和兩個孩子,也沒多做挽留。馬蓮就留在了奶奶家,一邊哄著不停哭鬧的父親和二叔,一邊安慰著奶奶。那一夜,奶奶一夜沒睡,不停地給爺爺換毛巾,扇扇子。天剛剛放亮奶奶就要出門,誰知又是一個大霧彌漫的早晨,奶奶就進到地窖拿出兩壇自家釀的紅高粱,又裝了幾十個雞蛋,準備上山時送給老先生。雞蛋是爺爺準備給奶奶月子時準備的,但奶奶一直沒舍得吃,這回派上了用場。奶奶雖然在這個村子沒待上幾年,但也知道,連續兩天這樣的大霧天氣很反常。沒有辦法,只有等到大霧散去才敢出門。終于,大霧散去,太陽已經升得老高,奶奶把父親和二叔送到了王青山家,叫王青山的媳婦幫忙照料著。又回去看了一眼昏迷的爺爺,才放心的走了。”
雖然初心前前后后講了很多與她爺爺有關的情節,但是到了關鍵處,則顯得有些拖沓。像什么雞蛋啊、哄孩子啊,這些無關緊要的情節填充進來,即使能夠起到一定的豐滿故事情節的效果,但是多了之后會令人懷疑故事的真實性。
“馬蓮正在家焦急的等著奶奶,兩人聊了兩句,不敢多耽誤時間,就奔吉泰真人家中走去。當年,村里還沒有修建直達山頂的道路,雖然山不高,但是上去的路卻極不好走,只有一條蜿蜒的小徑,路兩邊長滿了一人來高的拉拉藤和清蒿,若不護住臉走上一個來回,都能把腦袋刮成血葫蘆。就這樣馬蓮和奶奶互相扶持著來到了吉泰真人家里。剛一到門口,奶奶和馬蓮都有些累了,坐在山坡上的大石歇息了片刻,向下望,山腳下便是小河,河面一只小舟,順流徐徐行過。兩岸幾戶人家,炊煙渺渺。”
我猜測此處用了不少筆墨來渲染吉泰真人家附近的環境,是為了顯示出吉泰真人的道行,一般這種有道行的人所選的住所也是風水極佳的所在,所謂前有抱后有靠,就是指這種地方。
“過了一會兒,奶奶和馬蓮用袖口擦了擦臉上的汗,起身拿起雞蛋和酒壇徑直奔真人家中而去。走到近前,發現院子里拴著一只體型碩大的黑狗,看到生人到來,吠叫不停,屋內有人聞聲推門而出,只見是一面帶慈祥七旬老者,見到馬蓮和奶奶后高興地說道:馬蓮來了,快進屋,快進屋。奶奶和馬蓮一前一后的走進了老者的屋子,奶奶一進屋子就看到前屋的正前方供奉著一尊神像,右側墻上掛著一把古樸的鐵劍。兩人來到正屋放下手中的酒壇和雞蛋,馬蓮坐下后對老者徐徐的說道:真人,我這一來是想讓您幫著這大妹子的男人看看病。馬蓮說完奶奶就把從家里拿來的兩壇酒和雞蛋拿了起來說到:我們家里窮,也沒什么拿得,這兩壇酒和這些雞蛋您先拿著。老頭看見奶奶拿的酒和雞蛋,說道:姑娘客氣了,這酒我先收著,雞蛋你拿回去,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