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時間,包括《海的女兒》什么的都是故事時間問世的。
原來是這樣啊!
林軒去了地星一趟,回來時,拿著一個音響,小聲的播放著《山》。
而觀眾聽到的,是直接放的音源。
這是林軒錄制的,以林軒主持人的功底,聲情并茂的朗讀了一遍。
不過,大劉的書,非常有特點,那就是對話多,會顯得描述蒼白無力。
但,很快,彈幕就干凈下來了,所有人都被這個來自地星的科幻故事給吸引住了。
《山》的故事其實非常簡單。
一位喜歡登山的冒險家,和隊友一起在海上航行。
這個時候,一個奇怪的疑似外星母船的東西來到了地星,并且固定在地星赤道軌道上。
強大的引力拉扯著地星的海水倒懸天空,變成了一座巨大的水山。
而科學家推測,在一周之內,地星所有的空氣就會被吸干。
全球都將毀滅!
這個時間根本不給冒險者團隊回家去過完余生的時間。
而這位喜歡登山的冒險家,決定要攀登這座地星上最高的山,臨時形成的水山!
于是,他成為了地星歷史上第一位游泳登山的人。
也成為了地星上挑戰最高峰的第一人。
這個角度,他必須一直往上游泳才能不掉下去,而他一直在游,一直沒有退后。
就跟他平時挑戰地星上那些高山是一樣的。
只不過,那些山是固定形態的,而現在挑戰的是一座水山。
終于,他攀登到了頂峰。
這頂峰比他在海平面上看到時,又高了很多,但他依舊成功了。
在這里,登山者成為了全球唯一和外星人交流的人。
外星人的話讓登山者懵逼了:‘你可以就這樣爬山,游著上山是一個新體驗,但是在我們的母星,我們登山卻需要挖開洞窟,一直往上挖掘,才能登山。’
冒險者懵了,聽不懂是什么意思。
觀眾也聽不懂。
但隨著小說講述的繼續,觀眾懂了。
這群外星人居然是在一個沒有重力的巖石空泡中生存的!
難怪他們要登山,需要挖開隧道。
誰能想到他們誕生在山‘里’呢!
隨著這名外星人的講述,一場永無止境的登山史開始了。
最開始,這個外星人的種族,以為宇宙就是無邊無際的高密度巖石。
但他們做出了猜測,或許在宇宙中還存在其他空泡。
要找到這些空泡,就必須挖穿巖石。
在空泡中是無重力的,所以他們沒辦法辨別方向,只能朝著四面八方挖掘。
第一位登山者與地星提出日心說的科學家是同名,他叫哥白尼。
哥白尼為了登山,把同行的船員全部吃了,消化了。
這個由電子機械構成的硅基生物,消化掉所有的船員后只能回歸空泡。
等待他的是審判。
不過,空泡里的科學家發現,隨著哥白尼的前進,一路上巖石樣本的密度都在降低!
這意味著,當嚴實密度為零的時候,就能找到巖石宇宙邊緣!
科學家們計算這個石殼宇宙的厚度是三百公里。
但是,很快外星人的先祖就挖到了三百公里,巖石并沒有消失。
五百公里,八百公里,科學家們計算的巖石宇宙大小極限不斷的推進。
他們也在不斷地通過巖石密度來重新計算極限,代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糾正。
然后,一名叫做牛頓的船長,發現每次睡覺醒來時,自己總是躺在面向空泡世界的一段。
一開始他不以為意。
直到有一次,挖掘后船員們都決定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