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剛用完早膳,就聽說另外一個大消息,儒家的代表到了。
儒家的小圣賢莊,距離九溪山不算近,所以道家發(fā)帖也不過是給對方面子,沒想儒家真的來了。
“是韓非的老師荀子和剛繼任的掌門伏念。”韓宇看著走過來的兩人,小聲開口介紹道。
伏念此時很年輕,下巴上還沒有胡須,言行舉止高雅不凡,不愧是儒家指定的掌門。
赤松子和荀子比較熟絡(luò),兩位都是同期的人杰。
“這位便是伏念掌門吧,儒家果然是英才輩出。”赤松子雖然輩分大,但伏念現(xiàn)在是掌門,地位上兩人平起平坐。
伏念躬身施晚輩禮:“赤松子掌門過譽了,我是后生晚輩,還要多與諸位前輩們多學習。”
語氣中不卑不亢,言談舉止恰到好處,既不會失禮,又不會讓儒家矮對方一頭。
隨后赤松子帶著荀子和伏念,與農(nóng)家俠魁,還有墨家巨子互相見禮。
“這位是韓國的四公子,特意來參加道門盛典。”赤松子開口介紹道。
“韓非與我學習時,對你倒是頗為推崇。”荀子捋著胡須,笑瞇瞇的說道。
“九弟從小聰慧過人,我肯定比不上,前些日子九弟還表達對荀夫子前輩的思念之情,荀夫子如果有空,不如多來韓國坐坐。”韓宇恭敬的說道。
“是嗎,那個臭小子肯定不會想念老夫,應(yīng)該是整天想著喝酒才對吧。”荀子對與韓非脾性很了解,即使想念也不會說出來。
隨即荀子眼神看向韓宇身邊的張良,還有諸葛策,這兩人氣質(zhì)非凡,要是能幫助自己的弟子,恐怕還真有可能做出一番功績來。
韓宇趕緊開口介紹:“這位是韓國五相之后張良,武侯派傳人諸葛策,他們兩位與九弟關(guān)系匪淺。”
這句話表明諸葛策和張良關(guān)系交好,直接賣給三個人的人情,韓宇不虧,還能自身彰顯氣量。
“嗯,如果以后有空,歡迎你們來小圣賢莊做客。”荀子聽說他們和韓非關(guān)系不錯,直接開口邀請道。
張良有點心動,之前韓非建議他去儒家進學,可以充實自身。
諸葛策對于去儒家沒什么興趣,但嘴上還是答應(yīng)下來。
“聽說明日道門盛典召開,伏念帶著秦王的問題,到時候希望赤松子掌門可以幫忙解惑,讓晚輩好回去交差。”伏念的話令在場眾人反應(yīng)過來,怪不得儒家會千里迢迢跑到九溪山來,原來是帶著秦王政的任務(wù)而來,而道家離著韓國最近,這分明就是來打臉的。
韓宇臉上的表情變得十分難看,秦國如此行事,分明沒有把韓國放在眼里。
諸葛策暗自搖頭:現(xiàn)在儒家抱著嬴政大腿感覺挺香的,但是最后卻落得焚書坑儒的下場。
不過此事倒是不能怪嬴政,后期這群儒生太過分,直接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擱誰能樂意。
贏政辛苦多年才換來統(tǒng)一天下,儒生們光動嘴皮子就要否認功績,而且建議分封諸王和功臣,簡直作死界的代表。
事已至此,身為道家掌門的赤松子只能應(yīng)下,本來道門盛典最后就是要講經(jīng)說法,眾人心中如果疑惑都可以提出來,然后由主持者為其解惑。
前山客房內(nèi)。
韓宇手用力的拍在桌子上面:“秦王政做法太過分,竟然利用道家盛典來揉捏韓國,要是明日處理不好,韓國和道家可要丟盡臉面。”
“四公子不必惱怒,既然對方有備而來,咱們必須要冷靜下來,才能著手應(yīng)對。”諸葛策開口說道。
韓宇喝口茶,順下心氣:“這件事恐怕要麻煩子房和諸葛先生,道家在辯論上可不是強項。”
“我和諸葛兄都是外人,恐怕很難插手吧。”張良開口道。
“子房是有些困難,諸葛先生倒是不難,昨日北冥子前輩已經(jīng)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