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道理,但改國號老臣肯定不同意!除非臣死了!”屈伯庸上前一步,堅決反對改國號。
楚國三大家族屈、景、昭三大家族,這三大家族都是皇親國戚。羋姓熊氏。
屈景昭三族同樣出自羋姓,只是在漫長的貴族生涯中,屈景昭三族早已和楚國交融在一起,不可分割,是擋在諸葛策面前最大的攔路虎。
“屈上卿此言差矣,楚國日漸衰弱,非曾算過卦,因為楚字有禁足之意,所以才會落得如此,如果能改國號,肯定能潛龍升天,國富民強。”韓非一本正經(jīng)的胡扯,同時心中埋怨諸葛策老是叫自己背鍋。
“胡言亂語,老臣絕不答應(yīng),還望大王三思而后行,莫寒了眾臣的心!”屈伯庸繼續(xù)勸解道。
“此事容后再議,韓司寇莫要憑口說白話,什么事都講究事實,不過寡人覺得楚國日漸衰弱的問題,必須要解決,寡人想國庫出資,在壽春城開辦免費學(xué)堂,不論貧賤貴富,都能學(xué)習(xí)知識!用人也不要拘泥眼前形式,明年開春舉辦全國科舉,只要能通過科考的學(xué)子,寡人都給他們進入朝堂效力的機會,這樣以來楚國后繼有人!”
諸葛策雖然把改國號的問題再次略過,但話里卻是讓韓非拿出章程來。
科舉的詞匯太過新鮮,從古至今眾臣都不曾聽說過,使用科考來進入朝堂,會不會有些兒戲。
“這兩件事,還望公孫令尹和韓司寇商議,到時候把章程拿給寡人過目!”諸葛策望著下面的令尹公孫寧,很為未來的張良擔(dān)心,要是秦時第一美女,真是公孫寧的女兒,保不齊他們還會相遇。
“臣遵旨!”公孫寧低頭作揖領(lǐng)命,他身為令尹,這種大事自然要他來辦。
韓非見諸葛策對他微微點頭,心中暗嘆兩聲:“臣以為,楚國改革步伐需要加快,各地開發(fā)明顯不夠,所以懇請大王,給各地愿意移民的百姓優(yōu)惠政策!”
“韓司寇心思寡人明白,但各城郊外路途遙遠,行路難,會增加來回縣城時間,各地百姓恐怕不愿意?!敝T葛策“為難”的搖了搖頭。
“那就修路!”韓非語出驚人的說道。
“噗呲!”
屈伯庸忍不住大笑兩聲:“韓司寇還是專心編著律法的好,這修路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不知幾何,你以為是小孩子過家家嗎?”
聽了屈伯庸的話,其他大臣也覺得韓非說的話貽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