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擅長工巧和制作,在軍事技術方面高于其他諸子,堪稱博學多才,據說能在頃刻之間將三寸之木削為可載300公斤重的軸承。
據《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一日而敗”。
利用杠桿原理研制成桔槔,用于提水,還制造了轆轤、滑車等,用于生產和軍事,擅長守城技術(即所謂的“墨守”),其弟子將他的經驗總結成《城守》二十一篇。
而大型機關朱雀(木鳶):墨家四靈獸之一,勢如鯤鵬,怒嘯長空,可靠風力飛行,體型巨大,能夠乘五六人。
班大師在墨家世代相傳的木鳶圖紙基礎上不斷改進,歷經數十年,耗費其前半生心血,墨家也為之付出巨大代價后,機關朱雀最終成型,一改始祖木鳶只能滑翔而不能主動飛行的巨大弱點,飛行速度更是快了許多,可連飛三日,一日萬里。
機關朱雀重一百十七石,兩翼展開及首尾間均長達七丈,骨架乃至機關動力都是以極品青銅鍛造,外面覆以輕質的雪松木,翅膀葉片等處則以極為堅固的“墨晶石”打磨制成,最后在外表涂以上好的漆皮以防水防腐,重要部位繪有朱雀之火紋。
“不錯,如果恰逢大風天,朱雀可飛的更快。”諸葛策觀察機關獸的各個部位,墨家機關術巧奪天工并不為過。
“那是,老夫研究多年,內部用以機簧輔助,擺脫異獸鸞鳥不在話下。”班大師驕傲的說道。
如果可在內部開辟巨大空間,實現載幾十人,同時外部以鐵皮包裹,相信機關朱雀會是天空中霸主。
等鸞兒長大后,機關朱雀見面只有逃跑的份,如果恰好風小的天氣,估計還跑不過鸞兒。
“可那樣會增加重量,從而減慢朱雀的速度和高度。”班大師考慮過許多,諸葛策建議不符合現在的情況。
“不知班大師是否自己燒過開水?”諸葛策想給對方些提點,至于能不能成功,要看這位老頭的能力。
蒸汽的理論知識簡單而又復雜,所以只能用最笨的辦法講解。
“老夫當然燒過開水,小時候調皮搗蛋,手還被燙起泡。”班大師不明白機關術和燒水有什么關聯。
“武侯派機關術最先進的理論,用蒸汽推動機器運動,好比水燒開時,水產生的蒸汽能把壺蓋頂起來。”諸葛策先灌輸概念,然后講訴再研究煤能推動。
“蒸汽…推動…聞所未聞…”班大師連朱雀都不介紹了,來回走動腦海里都是燒水和蒸汽推動概念。
諸葛策利用空擋,把飛機的圖紙畫出來:“這種形態更有利于使得它升力高,阻力小,穩定性、操縱性好,飛行機關獸盡可能呈流線型,減少突起物,以此來減小阻力,鳥類經過漫長進化,是最適合研究的,朱雀機關獸還可以改進。”
眼前的朱雀機關造型呆板,多處為四方形,在空中會受阻。
“墨家其他機關獸,老夫也帶龍先生去看下。”班大師像勤奮好學的小孩,非要把諸葛策知識掏光。
“窺一斑而知豹,落一葉而知秋,班大師需要多研究蒸汽推動原理,等到壽春城,我會把武侯派機關術奉上,沒必要去看別的機關獸。”
諸葛策動手能力不如班大師,但他又豐富的理論知識,全都可以教給對方,省的親自研究。
班大師心癢難耐,恨不得立刻動身去壽春城,能夠多學習些知識:“老夫以前認為自己機關術的天賦卓絕,見過龍先生之后才知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班大師確實天賦遠超常人,他不知道諸葛策腦子里的理論無敵,要不是有后世眼光,機關術方面,諸葛策根本無法和他比擬。
無形裝逼,最為致命。
諸葛策當然不會解釋,他拍了拍對方肩膀:“墨家能不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