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策離開醫館,來到壽春城后山,準備看眼正在建造中學校。
荀夫子站在外面的石頭臺階上,雙手背在身后,看著圍在身邊飛來飛去的彩蝶。
他現在最大的愛好,便是來這里觀看學校建造進度,每天都人人有書讀的夢想更進一步。
“荀夫子前輩。”諸葛策身穿白衣便裝,看模樣從宮里偷溜出來。
“小友難道不怕被人發現,上朝時大臣會諫言。”荀夫子伸出手,彩蝶輕巧的落在掌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宮里和壽春城中,有何分別?”
諸葛策搖晃著折扇,上面寫著:君子色而不淫,風流而不下流,多情而不濫情。
“這三句話,倒是很好概括小友的生平。”荀夫子打趣道。
“都是些虛名而已,如同別人夸我:劍星眉目,明眸皓齒,文能安天下,武能安邦國,但我從未驕傲過。”諸葛策騷包的轉個花扇,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遇到不正經的諸葛策,荀夫子表示心累,這貨臉皮非常人能及,怪不得能當上漢王。
“學校規模非常,收納如此多寒門子弟上學,錢財難道是國庫來出?”荀夫子遙望遠處干活的工匠們,免費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國庫的錢財不能亂用,打仗、賑災都需要用錢。
“誰說光收納寒門,貴族的孩子同樣能來上課,他們那么有錢,象征收些費用不是很好,而寒門孩子需要從別處來償還費用,比如種地,秋收的糧食錢,倒是用來補償學費,這里可不需要書呆子。”諸葛策對寒門和貴族的孩子,沒有任何偏見。
荀夫子覺得他辦法不錯,如同當初韓信那般,在學堂里做些雜活,不管有沒有必要,都不能讓其覺得太過容易。
因為太過容易得到的東西,他們不珍惜,像諸子百家收徒,大多都是從貴族子弟挑選,這是非常大的弊端。
導致平民百姓文化底下,君主用人也是矮子里拔大個,重用舉薦上來的人才。
貴族和氏族關系錯綜復雜,只要君主昏庸無能,便會發生貴族掌權的情況。
“荀夫子覺得項式家族如何。”諸葛策之前并未重用項家,可能因為過幾年會出現項羽的緣故。
而且說不定昌平君和項家有有關聯,在青龍計劃之內。
項氏一族,是隸屬于兵家的楚國貴族,主要由項氏族之人組建。
項氏世世代代都是楚國的將領,有很高的地位和影響力,整個家族受封于項地,戰國時期最有名的是項燕,就是項羽的祖父,項燕本人關愛士卒,很得人心。
諸葛策對項氏家族防備頗深,有時候考慮是否拿下項家,好把源頭掐滅。
但又舍不得項家軍的勇猛,所以今日趁無人在旁,詢問荀夫子的看法。
“身在山中,難以看清楚山中本來面貌,小友未曾與項燕見過面,又如何能知曉他的心理。”荀夫子指點道。
項氏一族如果真有反心,諸葛策做好萬全的計劃,順勢除掉他們便可,如果能為之所用,自然最好。
“前輩言之有理,項家遠在項地,山高路遠,應該請他們來壽春城享福。”諸葛策收起折扇,目光如炬的說道。
放任項氏一族不管也不是辦法,成為漢王這么久,項家都沒派人過來,儼然沒有把諸葛策放在眼中。
諸葛策要讓項家見識下,自己的鐵血手段。
谷笮
“你是漢國的君主,做出的選擇對漢國有利便可,至于過程并不重要。”荀夫子知道諸葛策需要考慮的比較多,但大權不能旁落,聽調不聽宣的臣子要不得。
“還要多謝前輩提醒,今日韓非怎么沒與你同來?”諸葛策想起大舅哥,難道在籌備婚禮太忙,連陪荀夫子遛彎的空都沒有。
“韓非忙著造紙術改善,聽說很快就會出成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