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家。
因為項燕英勇善戰(zhàn),為楚國立下汗馬功勞,前楚王特意畫出一塊屬地,封給項家管理。
項家的議事大廳中,基本上所有的嫡系子弟全都在列。
家主項燕端坐在主位,面色嚴(yán)肅的望著下面的族中子弟,今日收到漢王諸葛策的信件, 邀請他參加安平公主諸葛高月的滿月宴。
當(dāng)初諸葛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攻下壽春城,項家根本來不及反應(yīng)。
等楚國動亂結(jié)束,大漢立國時,單憑項家不可能推翻諸葛策統(tǒng)治,所以項燕選擇安分下來。
“漢王策邀請老夫去往壽春, 參加安平公主滿月宴,你們覺得該如何處理?”項燕準(zhǔn)備考校族中后輩,是否能項家繼續(xù)輝煌,全看年輕人。
“諸葛策不過是竊國之賊,有何能力指揮項家,楚國才是我們項家效忠的國家,安平公主滿月宴不去也罷。”項梁第一個跳出來反對,他身為項燕兒子,驍勇善戰(zhàn),在項家軍中頗有威信。
項梁跳出來反對后,大部分項家子弟都跟著反對,在他們看來,諸葛策不足為慮,不過是靠著熊家兄弟倪墻時,得到楚國的天下。
項燕把所有人反應(yīng)看在眼里,心中憂愁不已,項梁為人生性豪放,驍勇善戰(zhàn), 平日喜歡廣納賢士,確實(shí)是下任家主,和將軍不二人選, 但卻不適合登上王位。
如果他不去參加安平公主滿月宴,項家只能選擇造反,失敗項家則不復(fù)存在。
假如成功的話,推舉誰來稱王,會不會給漢國帶來動蕩,都是要考慮的因素。
“梁兒想要造反?”
反正周圍沒有外人,項燕索性直接問道。
項梁被父親大膽的話嚇了一跳,趕緊連忙擺手:“父親誤會了,孩兒并沒有想過造反。”
“看來梁兒有自知之明,漢王策不論時不時竊國之賊,他都是漢國的王,如果為父不表態(tài),項家無路可退。”
項家想置身事外,諸葛策肯定不會假裝看不見,到時候兵戎相向不可避免,和造反有何區(qū)別。
被動造反,那也是造反。
“父親難道想要項家效忠諸葛策?”項梁臉上表情明顯不樂意,竊國之賊在他看來,并不值得項家效力。
“項家站在風(fēng)口浪尖,梁兒認(rèn)為有其他選擇?或者有人認(rèn)為,漢王策不敢殺我們,還是大家準(zhǔn)備造反?”
項燕的話如同鋒利的刀,捅進(jìn)所有人要害處。
諸葛策能在短時間內(nèi),整頓好國家,足以看出他的手段。
項梁沒話講,父親項燕不敢拿項家未來賭,因為他們賭不起。
“作為項家的家主,需要為所有人生命負(fù)責(zé),何況前楚的軍隊已經(jīng)宣誓效忠漢王策,我不能把項家置于死地,如果漢王策是昏庸無能之主,那也做不到現(xiàn)在的地步。”項燕的話基本確定,項家選擇效忠諸葛策。
“當(dāng)然有些東西并不是絕對的,如果漢王策治理不好國家,項家自然可以選擇名主。”
項燕不是迂腐的人,諸葛策統(tǒng)治不了漢國,或者有機(jī)會推翻他的通知,那么項氏一族會毫不猶豫的出手。
先穩(wěn)住諸葛策,是眼前最好的辦法,無論是真心實(shí)意效忠,還是虛情假意的虛與委蛇。
項梁沒有繼續(xù)堅持意見到底,畢竟要以大局為重,他不爽諸葛策竊國方法,但對其所知甚廣,知曉這位新君主,能做出屠殺項氏一族詳細(xì)的的事。
“孩兒與父親同往,要是……”
谷匆
“不,梁兒必須留在項地坐鎮(zhèn),為父如有不測,你定要帶人去找昌平君。”
雞蛋放在一個籃子中,是極其危險的選擇,諸葛策下決心除掉項家,那么項梁帶領(lǐng)軍隊突圍,還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