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漱,誰都不能例外,因為學院安排所有人輪流干活。
學生們每人端著自己的小餐盤,從古到今,學校的飯食就沒有好吃的,壽春城的也例外,諸葛策可不是讓他們來享受生活的。
學院的菜,需要他們種植,肉需要養殖,做飯就是大鍋菜。
偶爾廚房會給他們做頓紅燒肉吃。
學院紅燒肉還是比較有名的,至少那些窮苦的學生們,花兩枚錢可以到食堂買一份肥而不膩,紅通通的紅燒肉,聞著味道就陶醉其中,驚為無上美食,有些本地窮學生還舍不得吃,用竹筒飯盒裝起來,帶回家好全家享用。
偶爾有貴族家長前來探望,無一例外的被荀夫子拒絕了,在圣賢面前還真沒有幾個敢撒潑打諢的。
誰要實在心疼孩子,就領回家學習,學院不歡迎。
學院全部軍事化管理,諸葛策認為,既然在書院里讀書,不管是是將門子弟,或者平民百姓,都應該懂得普通的軍事常態。
全書院都是統一的服飾,藍色麻衣很便宜,諸葛策忍不住回憶自己上學的時候,每個學期都要穿上難看的校服。
諸葛策正在盤算把書院門前的土地改造,做一個足球場,籃球場。
女孩子們可以踢毽子,跳繩,跳皮筋,男孩子們可以打籃球,踢足球。
當然男孩女孩調換過來也行,看他們喜歡什么運動。
就在諸葛策和荀夫子,研究繼續改造完善學院時,一位老師急匆匆跑過來:“大王,荀校長,有村民說我們學院里的學生,殺了他們種地的畜牲,正要過來討說法。”
“莫慌,先去看下情況。”荀夫子不急不忙的說道,沒有弄清楚情況前,不能妄下結論。
諸葛策和荀夫子,還有幾位沒課的老師來到書院大門,卻見四五十個衣衫襤褸的鄉農,正圍著兩位看門士兵訴說著什么。
見諸葛策親自出來,后山村子里的村正,趕緊拉著村民給見禮。
“無須多禮,你們有何事直言便可寡人定當以律法處理,但需要證據確鑿。”諸葛策讓他們起來說話。
“眼下正是種第二茬水稻的時節,好好的一頭驢,被學生硬生生殺了,而且只取那一只驢蹄,是何道理?”村正憤填膺的說。
驢蹄?
諸葛策略微思考,學生殺驢吃肉,他能夠理解,但是單取一只驢蹄,肯定別的有原因在里面。
貴族學生基本對驢蹄沒有興趣,如果是平民學生貪嘴,不可能只拿驢蹄。
點擊下載最好用的追書p,好多讀者用這個來朗讀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