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的魏、燕兩國抱團取暖,漢國和秦國如果在這個時候開戰,會給魏、燕兩國機會,嬴政和諸葛策都不愿意看見這種結果。
所以漢國和秦國臨時結盟勢在必行,最后分出勝負。
“韓尚書分析有道理,我國可主動派出使者去往秦國談結盟之事。”公孫寧同意韓非的看法。
“弱國無外交,大漢憑什么要派使者去秦國,寡人猜嬴政會率先坐不住,肯定會派使者來大漢結盟,韓尚書可能要和老熟人見面。”即使是短暫的名義結盟,諸葛策不想漢國低秦國一頭。
看誰先忍不住。
假如秦國派出使者,很有可能是李斯過來當說客。
李斯和諸葛策,韓非熟悉,且李斯口才和見識都是上上之選。
“不管秦王政派誰來,暫時結盟都勢在必行,不能給燕、魏兩國喘息之機。”韓非開口道。
“齊國正在全面接手中,百越的各部落也都納入漢國子民,各地空缺的官職,需要趕緊補充進去,明年春考非常重要。”諸葛策手指有節奏的敲擊桌子,對于人才緊缺有點頭疼。
打下城池之后,最重要的是派出管理人才,真正把占領的地方納入版圖,否則就是一場空。
“非常時期需特殊對待,大王反對舉薦很有道理,但現在漢國人才緊缺,明年春考的才子也無法快速投入運用,不如暫時開條口,給舉薦人才機會。”公孫寧同很是頭疼,身為漢國丞相,許多擔子壓在肩膀。
“每人最多舉薦三人,舉薦時徹底審查身世,如果有誰敢因此徇私,舉薦些庸才,禍我大漢,不管是何職位,寡人定當革職查辦,永不錄用!”
諸葛策明白現在確實有點困難,眼前人才確實迫在眉睫,等春考輸送太晚。
以防搞些歪瓜裂棗混進來,有連帶責任。
要是搞得不好,收納進來的有地方,容易舉民造反。
“漢國文字傳播和教學方針,老師那邊已經完成。”韓非知道諸葛策想從根本上消滅別國文化,荀夫子在這點上非常重要。
“諸位最近辛苦寡人看在眼里,但這也說明漢國的進步很快,我們辛苦是值得,推廣漢國文化的教學方針,可以按照壽春學院部分情況,來進行教學,起碼可以打著免費幌子吸引他們,還有入漢國籍優惠政策一并實行,不過想入前提漢國要學習漢國文化。”
點擊下載最好用的追書p,好多讀者用這個來朗讀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