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翻越此山,往來于弘農與南陽之間。”
有獵人出沒,那就說明此山間必有路,可通南北。
龍嘯天精神,陡然間一振。
“咳咳。”韓信話鋒一轉,又道:“這枯縱山間雖有路,但也只有當地的老農和獵人知道,大家也只是聽聞而已,至于怎么個走法,卻無從得知。”
眾人一聽這話,卻又有些失望。
有路而不知,你韓信這話了豈非跟白一樣。
這時,顏良報忽然用力一拍桉,大聲道:“當只要有路就行,何愁沒有知道,咱們提起派斥候打探,肯定能問出來,此地秦軍肯定疏于防范,”
此言一出,眾人先是一怔。旋即恍然大悟。
龍嘯天這十幾萬大軍中,有近許多的將士,乃是荊州藉的出身,而其中南陽藉的士兵也不乏其人。
“沒錯,我軍可出兵正面迷惑敵人,那秦國軍隊把主要棧道毀掉,修復工程艱巨,進展緩慢,秦軍肯定料定棧道修復絕非易事,戒備之心變弱,我主力已抄小路向陳倉進軍,迅速占領關中要城,到期時候和主力軍逼迫丹水和武關一帶,秦軍難守!”韓信采用一明一暗、以明掩暗的計謀。
“好一招暗渡陳倉!”龍嘯天不得不感嘆,韓信的謀略天賦在龍且之上。
經過數天選擇,龍嘯天從中選出了三名南陽藉的士卒,這幾名士卒都是南陽郡與弘農最近的析縣人,從軍之前,皆是做獵戶,曾多次深入伏兵山、枯縱山一帶打獵,對山中路頗為熟悉。
龍嘯天最終決定,由這三名士卒做向導,命典慶率五千魏武卒,翻越崤山去襲取函谷關,斷蒙恬后路。
典慶乃諸葛策麾下,最擅長攻堅的大將,其所部五千魏武卒,更是善于山地作戰。
今要翻山越嶺,前去攻取函谷關,典慶忠和他的魏武卒,自然便是最好的選擇。
計議已定,是夜,龍嘯天便殺雞宰殺,好酒好肉,大肆的犒勞了一番那五千魏武卒健兒,以壯其行。
經過一番鼓舞后,龍嘯天遂令典慶趁夜離營,隨著南歸的運糧隊,悄無聲息的離開了大營。
只要能奇襲成功,那秦軍陣腳必亂,漢軍把主動權掌握手中,再配合李牧將軍強攻伏牛山一帶,秦軍必定疲于奔命。
到時候便可奠定勝局!
點擊下載最好用的追書p,好多讀者用這個來朗讀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