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他們能夠安下心來繼續等下去,最后按捺不住的一定是孫承恩的那一邊。
果然,正如眾人所料,孫承恩果然按捺不了多長時間,主動派出人手前來進行談判了。
倒并不是孫承恩沒有足夠的耐心,實在是來自東夷內部的壓力逼迫,讓他根本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繼續等下去。
此事,王羽并沒有親自參與,而是將其交由給高颎來負責。有高颎在,這一回他們總是吃不了虧的。
最終,經過三天兩夜的激烈談判之后,東夷方面答應歸還斛律光、鄧羌、太史慈、滕戡、滕戣、周青、李慶紅一眾將領以及被俘的672名黑騎士兵。
并且,東夷方面愿意以退兵越虎城為條件,意圖贖回更多的俘虜。
東夷方面,包括耶律德思在內的少部分人是不同意就這樣退兵罷戰的。不過,但卻有更多的朝臣支持退兵的想法。
沒辦法,此時此刻,東夷的內部已經亂成了一遭,內部不穩,又如何對外持續開戰!內部不穩,軍心動蕩的情況下,即便是咬牙繼續進行這一場戰爭,也很可能沒有個什么結果。
除此之外,就是這一回帶來的連鎖反應了。耶律德思威望大跌,已經開始多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東夷方面這個時候也存在調回主力做好以防萬一,鎮壓這些不和諧聲音的準備。
因此,此時此刻,倒還不如以退兵為借口,趁機從王羽手中贖回他們東夷這面更多的俘虜。畢竟,那些俘虜之中,有不少東夷官員、宗族,還有很多更是這些朝臣的家眷。
東夷一方面想要進行退兵,姚廣孝、高颎等人都看出了這一點,不過,鎮東一方面卻也需要東夷盡早撤兵。兩面開戰,你以為鎮東府的壓力不大嗎?
這一戰以來,最多的時候,鎮東府甚至同一時間面對著近百萬大軍,在沒有支援的情況下,短時間還好,時間一長,誰知道會不會引起戰局的崩盤?
這種超大規模的大戰之中,萬一真是哪個小細節的地方崩盤了,誰知道最后會不會引起整個戰局全面的崩盤。
況且,這場仗打的時間越久,消耗的可都是鎮東府的底蘊。他們就算是再有錢,也不可能這樣敗家!
因此,退兵休戰不僅是東夷這方面的需求,也是鎮東府這方面的需求。
而鎮東一方則是歸還了東夷重臣王宗元在內的一系列臣子,以及東夷的兩位王子在內的多位東夷宗室成員以及東夷一些重要人物的一應家眷等成員。
看起來,孫承恩辦事非常具有針對性,在談判之時,對于所要交換的東夷的幾個比較有權勢的人物或者是那些有權勢人物的家眷,可謂是分毫不讓,顯然是想通過這種方法來獲得那些人的好感,進而來保住自己了。
至于東夷王后、公主、嬪妃等人,王羽也只是交出了少部分,一來,這些人中不少人都被王羽賞賜給了手下。都已經賜出去了,王羽總不能再要回來吧。況且,朝令夕改,這從來都不是一件什么好事情。
二來,王羽需要留下一部分人進行獻俘,這是兩國之間的交戰,俘虜了東夷這么多重要人物,除非王羽現在就不打算和大蒼混了,否則,不向朝廷意思意思說不過去。
況且,一場簡單的交易,這背后,可是有著更為復雜的人心算計!
耶律德思作為東夷國王,如果當他得知被換回來的皆是其他人的家眷,他自己的人就回來那么幾個,而且最重要的那些都還沒有回來,他心里面又會怎么想呢?
此次東夷被王羽這么一鬧,耶律德思本來就已經威望大跌,他此時此刻已經經受不起多大的風波了!
當然,就算耶律德思真的雄才大略沒有中了他們的算計,那又能如何?反正王羽這一邊也沒有實際的損失!
不過,以東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