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杰沒眼看劉斌。
“我們兩個本來找你們來,就是商量一下以后做飯的問題。估計明天生產(chǎn)隊長肯定會給咱們安排口糧,到時候得自己做飯。我們兩個大男人誰也不會做。
就想著要不然和別人搭伙做,我估計分給我們的口糧不會很多,如果合在一塊兒坐著吃的話,可能還能節(jié)省一點(diǎn)兒。”
顧杰冷靜的開口,先把來意說明。
“搭伙做飯的事情先慢慢再說,要不然你們倆回去先拿土豆過來,我給你們烤上,等你們說完話,說不定土豆就已經(jīng)烤好了。順帶著吃飽了就能回去睡覺。”
既然人家自備干糧,那她不介意釋放自己的善意。
畢竟這位顧杰同志將來那可是大佬。
反正她肯定不會對這位起什么色心,但是抱抱大粗腿肯定沒什么問題。
顧杰和劉斌一聽這話,兩人急忙出屋,不大一會兒功夫就拎了半袋子土豆過來。
江小小嘴角抽了抽。
兩個人倒是大方,直接把家底兒給他們端來,這合著想不搭伙做飯都不行,是不是?
不過這個時候不是扭捏的時候,收拾出來四五個土豆,洗干凈之后,直接放進(jìn)了灶臺里。
無論是烤紅薯還是烤土豆,都得小火慢慢的捂。
土豆還得烤一會兒,一時之間四個人在屋里有點(diǎn)兒尷尬,主要是屋子里現(xiàn)在什么東西都沒備齊。
除了炕上能坐,那就只能蹲在地上,可是四個人蹲在地上,像什么樣?
江小小光是想一想那個場景都覺得不忍直視。
可是他們兩個女知青邀請兩個男知青坐到炕上去,那更不像話,被人看見了得說閑話。
沒想到兩個男知青轉(zhuǎn)身就出門了。
江小小和張秀梅兩個人松了口氣。
“剛才把我嚇一跳。”
大家現(xiàn)在很不熟,知青來到這里,現(xiàn)在張秀梅也就和江小小兩個人關(guān)系特別好,其他人根本沒什么交情,男知青就更不用說。
“對了,你怎么想的?”
江小小奇怪,“什么怎么想的?”
“他們說搭伙吃飯的問題,我也想著咱們這兒吃飯的問題怎么辦?那灶房就一個,大家要是不搭伙一塊兒吃飯的話,各做各的,光每天做飯恐怕都得花費(fèi)很長時間。”
張秀梅也發(fā)愁吃飯的問題,現(xiàn)在不知道分給他們多少糧食,可是想也知道,他們什么活兒都沒干,來了之后人家肯定不可能給他們多分糧食。
這個時間當(dāng)不當(dāng)正不正,秋收完糧食該分的早分,到他們這里,恐怕是上面派下來的糧食。
上面給知青可發(fā)不了多少糧食,一路走過來就能知道他們來的是最艱苦最困難的地方,讓他們過來是勞動改造,學(xué)習(xí)勞動人民的光榮傳統(tǒng),可不是來讓他們享福的。
“發(fā)那個愁干什么呀?咱們兩個可以開小灶,你看一看這一冬天起碼小灶沒問題。”
他們這個窯洞最大的好處是在于窯洞雖然小可是分兩間,里面一間是炕,外面一間隔了出來,外面的灶就在外面,相當(dāng)于是兩個屋。
雖然小了一點(diǎn),但是算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咱們兩個人好辦,可是人家兩個男知青怎么辦?”
張秀梅上輩子就是一個不善于拒絕人的人。
“能怎么辦?先看看他們的意思,兩個男知青分的口糧跟咱們差不離,四個人勉強(qiáng)搭伙也行,要是再多的話,恐怕就不行了,畢竟有的人吃的多,有的人吃的少。
大家勻在一塊兒吃,其實(shí)眾口難調(diào),短時間還行,長時間肯定會因?yàn)榭诩Z出現(xiàn)矛盾。”
江小小倒是不介意和他們兩個男知青搭伙,畢竟大多數(shù)男知青都不怎么會做飯。
記得當(dāng)初來的時候,知青們非要大伙兒在一塊兒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