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
江苗苗倒不是抱怨丈夫對于弟弟妹妹的付出。
兄妹三個從小無父無母。這個大哥像是一個父親一樣,呵護著弟弟妹妹長大。
從心里來說李建軍,是真的像是父親。
江苗苗又不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更不是一個斤斤計較的人。
就算心里有些小小的抱怨,可是聽丈夫說起那些年兄妹之間相依為命長大的事情。
什么話也都是抱怨不出來。
“姐夫,現在廠子里怎么樣?”
江小小沒提什么借錢給姐姐的話,姐姐只要張口問她借錢,她肯定會借給姐姐,而且是不需要姐姐還。
可是姐姐不是那樣的人。
因為對于姐妹之間的了解,她更不會說這個話,去打姐姐的臉。
授人魚不如授人與漁。
姐姐一個小學的校長也不能去搞外快。
江小小才會把主意打在了姐夫頭上。
“你姐夫食品廠半年沒開工資,庫房里壓了一堆的東西都賣不出去。人們現在生活好,他們食品廠做的老三樣,設備又舊,時不時就壞。
做的東西除了逢年過節,一般人也舍不得買。
去年做的月餅,到現在還沒有賣完。
我聽你姐夫提了一嘴,說他們這廠子半年沒開工。工人們家家戶戶都揭不開鍋。
他想著不行去火車站給人家當臨時的搬運工,先掙點兒家用。
上面的老廠長也說了,估計食品廠是要關門的。”
一提起李建軍他們的食品廠,連江苗苗都覺得頭疼。
食品廠根本沒有多大,食品廠的規模一共才五十個工人,說是設備,實際上只是一個流水線的傳送帶。
產品還不如現在的槽子糕,江米條暢銷。
廠子里做的是那種平日人們很少吃的點心。
基本上人們不是過年過節或者是供奉祖宗,怎么可能去買這些東西?
偏偏廠子小,又沒有能力改革創新。
上面更不給他們撥資金,一天一天的拖下來,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做的貨要么賣不出去,要么就是賣出去回籠不了資金。
這種惡性循環之下,廠子一天一天就到了這個地步。
江小小一聽這話,動了腦筋。
她本來是想開飯店。
那是她拿手經營出來的東西,非常熟悉,無論是管理還是每一個流程簡直是輕車熟路。
繼續走上輩子熟悉的路,自然可以事半功倍。
可人生總要有些挑戰,重生總不會是為了走一模一樣的人生。
走陌生的道路,挑戰不一樣的人生。
才會讓她這輩子依然可以活的精彩。
不枉費重活一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