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皇家園林之一。
在瓦官寺東北,后渚籬門附近,北臨內秦淮河。
園內面積寬廣,有數十畝空地,可供騎馬和演武所用,所以何充選了此地作為羽林騎駐軍所用。
在卞誕的監(jiān)造下,園內的西北角,已經建立起了一排排的營房,雖然簡陋,但是在半個多月的時間內建成,也是極其不容易。
再仔細看過去,那營房齊齊整整,馬廄、輜重倉、糧倉、伙房、茅廁等一應俱全,中間還有排水溝縱橫,四周柵欄圍住,柵欄前有鹿角圍住予以防御,鹿角之前又有壕溝,還有箭樓和望塔立在四角,整個大營已初具規(guī)模。
再看那校場的點將臺已經在搭建中,又有一些人在整平地面,一切都在緊張而有序的進行之中。
司馬珂望著面前的這一切,心中對卞誕不禁大為贊賞。
羽林丞卞誕騎馬跟司馬珂并行,但是謙恭的保持落后一個馬頭的距離,邊走邊向司馬珂匯報:“糧草輜重器械等物,將于三日內運送抵達,五日后輔兵入駐軍營,十日之后,周鎮(zhèn)軍所精選百騎悍勇之士將先行入駐,郗司空及庾征西所允諾的兩百騎,十五日后抵達建康……一應事宜,均報與君侯知曉?!?
司馬珂一邊游覽著,一邊點頭,心中不禁大為感慨。以前看小說中動不動就是幾萬幾十萬的兵馬,就算是騎兵也是動輒上萬,現在看來光三百名騎兵都這么麻煩了。
聽著卞誕這么一介紹,三百名騎兵,要四百名輔兵來伺候,包括騎輔兵,火頭軍,輜重兵,工匠(木匠、鐵匠、皮匠、土木匠),軍醫(yī),雜兵等等
還有糧草的準備,聽起來只有三百騎兵,也就是后世一個幼兒園的人數,但是這糧草消耗可不是一筆小數。
戰(zhàn)兵和輔兵合計七百人的軍餉和口糧不用說,光那馬嚼的草料都是消耗極其驚人。
一匹三四百公斤重的馱馬,每天要吃掉近7—8公斤干草(差不多5斤青草出一斤干草),外加3、4公斤豆餅大麥之類的精料,五六百公斤的戰(zhàn)馬,消耗會更大。一個騎兵要配三匹馬,戰(zhàn)馬、乘馬和馱馬。僅僅維持羽林騎一個月的正常機動能力,需要120車糧草。
這還只是平時屯兵訓練和守衛(wèi),若是行軍打仗,消耗就更大。
所以司馬衍預定的羽林騎只有三百騎,主要原因固然是因為南方少馬,九百匹馬已經是很難得了,也因為騎兵的消耗實在太大。
此時此刻,司馬珂深感作為一名統兵將領,個人武勇只是次要的,組織策劃能力更為重要,只靠個人武勇只能做敢死隊先鋒,做不了統帥。這也難怪王導父子,甚至謝安都不看好自己組建和統領羽林騎。
卞誕此人,搞后勤保障是一把好手,但是對行軍打仗似乎并不精通。不過好在其對行軍打仗不精通,否則若他前前后后都精通,自己就成了一個只會提刀砍人的戰(zhàn)將了,而不是統帥。
所以羽林騎都尉這個職位,若只混個虛職,拉拉風也就罷了,若真的想借機把控一部分屬于自己的兵權,要學的東西還多。
這一點,司馬珂也好,司馬衍也好,似乎有點熱血上頭了,至少在很多朝臣眼中是如此。看來有空,還是得找個有行軍打仗經驗的將領好生請教一番。
司馬珂從南苑巡查出來,又縱馬出了南籬門,馳騁了六七里地才打道回府。
一為遛馬,二為鍛煉自己的騎術。
回府將馬韁丟給馬夫之后,司馬珂剛剛踏入垂花門,便看到陳金迎了上來,急聲道:“郎君總算來了,廷尉府的紀家公子在大廳中已等候多時了。”
司馬珂哈哈一笑:“這廝又想來吃豆腐了?!?
說完便大步流星般向前廳走去。
他與紀笙兄妹相稱,其實交往次數并不多,但是不知道為何,一見到胡鬧的紀笙,他的心情便會突然變得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