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東門外。
兩萬名晉軍云集,肅然而立,戈戟如林,甲衣如雪。
如云的旌旗之中,正中間豎著一面紫色的大纛,上書一個斗大的“晉”字,在風中獵獵飄揚,令人豪氣驟生。
王導一身戎服,手捧寶劍,昂然跨坐在駿馬背上,身后的一襲大紅披風,雖然是個文官,也年已老邁,倒也威風凜凜,頗有運籌帷幄、決勝于千里之外的儒將風范。
在他的身后,立著中護軍趙胤、左衛將軍劉超、右衛將軍賈寧、游擊將軍甘苗、護軍將軍路永、屯騎校尉匡術等人,無一不是其心腹之將。
只留下鎮軍將軍周謨、中領軍周閔各領五百精兵護衛皇宮,長水校尉紀睦、步兵校尉虞洪、驍騎將軍戴邈等人共率兩千精兵護住重要宮門,郗鑒則派屬下大將劉矩和夏侯長率五千精兵在建康城外駐軍,拱衛京師安全。
司馬珂身披防矢甲,腰懸長劍,背負長弓,手上提著一把環首戰刀,端坐在飛羽馬之上,靜靜的望著前頭的諸將,心中不禁微微發出感慨。
路永、匡術和賈寧等人,原本屬于蘇峻的部將,后來做了二五仔,背叛了蘇峻投了王導,想不到悉數被王導當做心腹,委以重任。這幾個將領,原本是流民帥出身,又跟著沒有節操和底線的蘇峻胡作非為多年,縱然投誠,身居要職,依舊是一副流氓氣息。怪不得不但庾亮幾次想發兵廢掉王導,就連陶侃都有廢黜王導的想法,要不是郗鑒堅決維護王導,瑯琊王氏恐怕早就被一擼到底了。
正如謝安所分析。
石虎剛剛篡位奪權,后院未穩,在這個時候大舉南下進攻可能性不大。這多半是王導的親信袁耽夸大軍情,為的是奪取江西(揚州西部)都督之位。
雖然郗鑒屯駐京口,足以拱衛京師,但是庾亮兼任江西都督,只要屯兵到歷陽郡,旦夕之間可攻建康。對王導來說,這一直是個威脅,也是王導一直以來的心病,所以王導做夢都在想把江西之地掌控在手中。
很顯然,現在就是個最好的機會,跟養寇自重一個目的,只是王導和袁耽不是養寇,而是直接夸大或者編造出來的寇。
其實一開始司馬珂說要做先鋒,王導是拒絕的,因為他不能司馬珂想當先鋒就給先鋒,很擔心司馬珂給他捅出什么簍子來。奈何司馬珂當時看向他的神色,頗有點意味深長的意思,王導為了不影響大局,只得應允。
在司馬珂的身后,三百羽林戰騎昂然而立,眾將士個個精神抖擻,昂然肅立,殺氣和戾氣沖天,大有遇神殺神遇魔殺魔之勢。再往后則是四百余名輔兵,雖然只是輔兵,卻同樣陣列嚴明,士氣高昂。
國之羽翼,如林之盛,不負羽林之名。
丹陽郡城之門外,聚集了成千上萬來看熱鬧的百姓。然而,就在此時,黑壓壓的百姓突然如同波浪一般裂開,從人群之中涌出上千鐵甲宿衛,分成兩排將人群隔離在外,中間露出一條極其寬敞的大道來。
小皇帝司馬衍的車駕在文武百官的簇擁之下,緩緩的駛出人群,直奔大軍而來。
王導見司馬衍親自來送行,也不敢怠慢,急忙率著眾將縱馬相迎,奔到司馬衍車駕前,眾將跟著王導齊齊翻身下馬。
司馬衍登下車駕,親執王導的手,神態顯得十分親昵,兩人有說有笑,神情似乎十分激動,過了許久,司馬衍才回到車架上,又回頭深深的施了一禮,高聲道:“恭送大司馬,祝大司馬馬到成功,諸位將士平安而還!”
見得小皇帝親自來送別,大軍之中傳出如雷般的歡呼聲,眾將士深深的彎腰拜了下去。
王導拔劍而出,直刺蒼穹,全場將士屏住了呼吸,齊齊的朝他望去,霎時無聲。
下一刻,那充滿磁性而又洪亮如鐘的聲音已響起:“出發!”
只聽鼓角爭鳴,號聲四起,大軍已開始起營,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