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珂北伐的消息,也傳到了遼東。
燕王慕容皝,同樣也召集了一群大臣和慕容氏子弟和相國封奕、司隸校尉陽鶩、冗騎常侍皇甫真、左常侍鮮于亮等人前來議事。
此時的胡族的政權,都有個特點,即武將以胡人為主,而文臣幾乎都是清一色的文臣,無論是氐人,羯人和鮮卑人,都是如此。
東晉大將軍司馬珂北伐中原,占據洛陽及滎陽等郡,關中之地苻洪自立為王,后趙由四面劫掠進攻,轉為全面防御。整個天下的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令燕國也開始重新商議本國的策略。
趁著石趙由攻為守的間隙,燕國有兩件事要做,要么就是趁機與晉朝南北夾擊石趙,攻占幽州,甚至河北之地;要么就是趁機收拾一直在東面不安分的高句麗。
前燕自從慕容翰逃亡,慕容仁被殺后,無人能鎮守遼東,導致高句麗的高氏王朝屢屢犯邊,令慕容燕國不勝其擾。
收拾高句麗固然重要,但是若能借機占據幽州,甚至突入中原之地,遠遠比收拾高句麗那效果的收益大得多。
慕容皝不能決,所以特意請慕容宗族子弟和諸大臣一起前來商議。
眾人議論下來,意見不一。有人建議趁石虎疲軟之際,致書給東晉大都督司馬珂,同時出兵夾擊石趙,借機踏足中原之地;也有人覺得石趙是虎病威不倒,石趙治下仍舊有近千萬之眾,國力極其雄厚,此時還不是逐鹿中原的時候,應該先把高句麗收拾掉,解決后顧之憂。
見諸大臣和宗族子弟都意見不一致,慕容皝將視線望向一直沒有說話的三子慕容恪,問道:“玄恭以為如何?”
慕容皝長子夭折,次子慕容儁,三子慕容恪,四子慕容霸,其他諸子尚在幼年。三個兒子之中,慕容儁最為年長,為燕國儲君,四子慕容霸最為武勇彪悍,但是慕容恪卻是最受慕容皝寵愛的一個,也是諸燕國臣民最為尊敬的一個。
慕容恪姿容極其俊美,號稱燕國第一美男子,而且文武雙全,自幼便學習漢人文化,更難得的是為人謹慎大度,謙恭仁和。與司馬珂一樣,慕容恪也是十五歲時開始掌軍,多次以弱勝強,擊敗后趙和高麗進攻,穩固了慕容氏遼東霸主的地位。
尤其是在昌黎之戰,只帶兩千精騎,追殺近十萬退兵的趙軍,殺得諸路趙軍丟盔棄甲,斬殺三萬余人。昌黎之戰也是慕容恪和冉閔兩人的成名之戰。諸路趙軍,也只有游擊將軍冉閔的兵馬陣列嚴明,令慕容恪不敢追襲,轉往攻襲其他諸路趙軍。
不等慕容恪回答,慕容霸已笑嘻嘻的說道:“遼東之地,有好事者傳說三兄與南晉司馬珂、羯趙石閔為庚辰三龍,那石閔不過一介石氏家奴,豈能與三兄相提并論,我倒是想跟隨四兄逐鹿中原,見識見識那南晉的司馬珂到底是何等的人物。”
慕容恪、冉閔和司馬珂三人,都是出生于320年,那一年是庚辰年,也是龍年。近年來,在司馬珂手里吃過大虧的冉閔,軍事素質得到了極速的成長,對陣燕國之戰中,屢屢獲勝,就算對敵慕容恪,也絲毫不落下風,威震遼東。而司馬珂的大名,也逐漸傳到了遼東。故有好事者,將慕容恪、冉閔和司馬珂三個戰功赫赫的弱冠之年的神將,并稱為庚辰三龍。
慕容恪見眾人的視線都朝他望來,這才微微一笑道:“諸位大臣說的其實都甚有道理,不過孩兒料那南晉大將軍司馬珂,恐怕暫時不會再繼續進攻趙地。據孩兒所探消息,司馬珂東取虎牢關,西占函谷關,北據孟津關,又派遣大量人力打通了軒轅關,此乃固守之勢。南晉朝廷,士族掌政,政局風云詭譎,那司馬珂必然擔心重蹈祖逖之覆轍,屆時糧草不繼,故此應是以洛陽等地為根基,開荒墾地,積蓄人口和糧草,以防江南諸士族斷其后路。”
慕容恪頓了一下,見得眾人都露出贊同的神色,又繼續說道:司馬珂既守洛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