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他手中有數萬乞活軍,必然受到司馬珂和南晉朝廷的重視,說得通俗一點就是能賣個好價錢。
乞活軍,跟北府兵一樣,也是流民組成。
乞活軍的組建者是晉廷的并州刺史司馬騰。在匈奴人劉淵的強大攻勢下,司馬騰在并州待不下去了。他率領并州能走的兩萬多戶漢人向冀州遷徙,這其中包括士族、官僚、流民,全部混雜在一起,這就是最早的乞活軍。
司馬騰死后,乞活軍首領田禋率領其部將田蘭、薄盛后來又殺死汲桑,為司馬騰報了仇。此后乞活軍內部產生了分歧,為了生存,他們各奔前程。
田禋留守鄴城,李惲、薄盛投奔了東海王司馬越,王平到了梁國,陳午到了陳留,諸路乞活軍依舊同胡人進行了殊死抗爭。
雖然后來大部分乞活軍因為主將戰死,或者內部矛盾,以及羯趙政權的威壓,與石勒達成妥協,但是乞活軍并未徹底投降,一直堅持與胡人斗爭在最前線,尤其又以廣宗、上白的乞活軍為甚。
歷史上的李農正是在349年因為石趙內訌,投奔了乞活軍,并因其名氣過大,成為了乞活軍的首領,后來更是以乞活軍為班底,協助冉閔建立的冉魏政權。
而因為司馬珂的到來,歷史發生了變化,導致李農提前了七年投往廣宗,聚集乞活軍與羯趙為敵,以自保己身安全。
………………
東燕城東門。
朔風獵獵,朝陽如血。
太陽逐漸升得很高了,很亮,照在人身上卻沒有一點溫暖。
東燕城一戰,羯趙的四個主將戰死兩個,叛逃一個,而且這三個之中,兩個是三公,一個是天王石虎的兒子,除此之外,十萬大軍更是幾乎全軍覆沒,只跑掉了姚弋仲的八千余騎。其余近五萬的羯人戰兵,不是被活活燒死,就是被射死,只有三萬多漢人輔兵,得以歸順晉軍。
羯人的尸體橫七豎八的躺在東門前的原野上,堆積如山,尸骸身下的泥土已變成厚厚的褐色——那是血,那是羯人干枯的鮮血。
一只烏鴉飛了過來,落在一具尸體上,歡快的啄了起來。它的叫聲又引來幾只烏鴉,看到滿地的豐盛的食物,齊聲咕咕歡叫起來。
烏鴉越來越多,以至后來成片成片的飛來,滿地都是密密麻麻的烏鴉,歡叫著啄著地上的尸體。
隨后,幾只禿鷲,也聞到了食物的氣息,也呼啦啦的展翅狂撲而下,挺著凸起的肚子在遍地尸骸間,舞動著那不祥的長喙。
所謂鳥為食亡,這些烏鴉也好,禿鷲也好,在這么多食物面前,絲毫沒有怕人的意思,只是拼了命的
西風烈,然而再勁烈的西風也吹不散空氣之中那濃重的血腥味。
司馬珂在王輝等親兵的簇擁之下,負手肅立曠野之上,周圍遍地都是尸體,濃重的血腥味中人欲嘔,但他對這一切卻視若無睹。征戰多年,見過太多的尸山血海,使得他逐漸麻木了,尤其是面前的羯人尸體,在他眼里,和非洲豬瘟時見到滿豬場的死豬沒什么兩樣。
東燕城內外,到處都聽到晉軍將士的歡呼聲。
這一戰,被羯人堵在城內堵了三個多月,堵得太憋屈了,如今幾乎全殲羯人,叫他們如何不回腸蕩氣。
而且,不要說是軍司馬以上的主要將領們,就是普通的士卒也知道,羯人經此一役,是沒有能力再渡河而戰了。整個黃河以南之地,歸為大晉的治下版圖,那是遲早的事情。
這一次,晉軍是把羯人的軍事力量徹底打殘了,再加上東北還有慕容燕國虎視眈眈,西北的代國也不是吃素的,羯人已經自顧不暇。石虎唯一能做的就是據黃河北岸而守,徹底進入全面防守。
天策軍將士,其中八九成都是祖籍黃河以南之地,如今黃河以南之地即將全部徹底歸于大晉的治下,心中是別提有多興奮和自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