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應該是秘密的會盟,不知道是何原因,消息被泄露了出去。
并且南陳朝堂之中混入了魔門中人的消息被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好心人傳遞給了佛門。
這佛門如何能容忍,魔門如此猖狂,居然直接在他們地盤搞事,如果不是下面的小沙彌機靈,發現了蛛絲馬跡,還真可能被魔門偷家成功。
如今魔門還暗戳戳地派出一隊神秘人馬潛伏出建康,有線報傳來,可能是想對佛門不利。
根據那位善信的說法,魔門是準備挑動異族針對佛門,以此來轉移佛門注意力,好達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不是沒有人懷疑過這道信息的可信度,但那位名為陳永仁的善信,數代之前的祖先就與佛門關系深厚,每年都會供奉大量的香油錢,所以佛門諸位長老還是選擇了相信他。
哪怕是消息有誤,也沒關系,反正是為了除魔衛道。魔門妖人肯定沒想好事。
于是,高句麗使團一路喝著美酒唱著歌,在半道上被禿子給劫了。
一場不對稱的作戰之后,使團有一位官員神奇地逃過一劫。
在逃回建康之后,使者向南陳皇帝哭訴佛門下黑手,并懇請南陳朝堂派人一路將他護送回高句麗。
本來陰葵派只是想利用高句麗拖住北隋,沒想到佛門突然抽風,差點把他們的使團給團滅了。
“或許可以一石二鳥!”
祝玉妍敲了敲桌案,手書一封密信,吩咐手下人送出去。
“事情愈來愈有趣了!這里面有你的手筆吧,不過,不管你想做什么,反正有利于我陰葵派,最后見真章吧!”
使者在回到高句麗之后,大肆添油加醋,將事實夸大之后匯報給高句麗王。
對于此事,南陳的隨行人員也給予了佐證。
高句麗平原王高陽成聞之大怒,連佛門都騎在他身上撒野,高句麗好歹也是北方數百年的大國,豈是區區一個教派可以挑釁的。
惱怒的高陽成直接著人把奕劍大師傅采林請出山,讓南方那些佛門感受一下高句麗的憤怒。
接到王命的傅采林原本是打算來一句“此乃亂命,臣不奉詔”拒絕的,他傅采林不在國內坐鎮跑去江南找佛門的麻煩干什么!
但細想之下感覺不妥,便跟隨內侍來到王宮,打算勸說王上收回成命。
結果等到他從王宮出來之后,反而是他被平原王高陽成勸服了。
高陽成畢竟也不是個傻子,雖然使團被殺是件大事,但只要對外的名義不是使團,那高句麗的面子就沒有什么損失。
真正讓他下定決心派遣傅采林去江南的原因還是南方那個武德充沛的隋國。
突厥被打得三家分裂了,西域聽說也降伏了,吐谷渾又是一個墻頭草,眼下最有可能成為隋國下一個目標就是高句麗和南陳。
雖然選擇南陳的可能性最高,但保不齊會先拿高句麗開刀。
所以,高陽成決定,要給南陳制造些麻煩,削弱它的整體實力,要它顯得優先級更高。
小打小鬧有什么意思,要搞就搞點大的。
“佛門如此囂張,想必平日里南陳朝廷也沒少受到佛門的壓迫,傅卿此行,除了要為我高句麗死去的那些官員討回公道,還要幫助南陳處理佛門的問題。”
高陽成看到傅采林聽到這句話時的表情就感到有趣,真以為本王是個沖動妄為的人?
只要能挑逗南陳與佛門產生沖突,以佛門的底蘊,南陳肯定會不安穩。一旦情況有變,隋國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畢竟江南的土地總比遼東的苦寒之地有誘惑力。
南陳地域廣大,就算軍隊戰力不如隋國,但憑借長江天譴,總歸還是能與之周旋一二。
這樣我高句麗進可攻退可守,可謂立于不敗之地。
傅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