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襲悠悠道:“我可不是和你胡說八道,你懷疑的人是嫌疑人的機率很低。根據數據統計,謀殺案中的受害者親屬通常猜不對兇手。為什么?這叫愧疚補償心態。我想殺死波比你,雖然我請了殺手,但是在我的內心中,殺你是一個抉擇。抉擇說明痛苦。在你殺死之前,我會原諒你對我所做的一切,我會無條件的對你好,因為我很愧疚,也因為你快死了。反過來說,因為我對你好,你和你家屬在主觀上就會認為我是真的關心你,會減輕我的嫌疑。因此你懷疑小妹,小妹的嫌疑反而比較小。”
波比接受了這個說法,點點頭:“好像有道理。”
“但是本道理不適用本案。”
波比看保鏢長:“你讓開,我今天和他必須死一個。”
梁襲無視波比挑釁眼神:我們兩個加一起都弄不過人家一只胳膊。
梁襲繼續道:“為什么不適用本案?因為未遂。我殺你的計劃沒有成功,我是不可能表露出愧疚,反而會對你產生仇視感。我們再結合實際分析一下,約翰遜要求嘉賓邀請朋友,時間并不多,有渠道要聯系上忍花問題不大,如果要忍花刺殺正常情況下的你,忍花需要時間,需要信息。以你的安保條件,短期內忍花是不太可能動手。但是刺殺薩克難度很低。”
梁襲道:“壞人聯系忍花,在黛西和薩克談妥之后,忍花開始刺殺薩克。忍花畢竟不是小混混,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聯系上,忍花未必在英國,需要時間到倫敦。所以幕后人的時間很緊張,因此基本可以排除第二手資料獲得者。必然是第一時間知道薩克將為你參加輪盤的人。這些人中都有誰?”
波比道:“只有我父母和黛西,那就不可能是我兄弟姐妹,他們不知道薩克。”
梁襲道:“我說了基本可以排除第二手資料獲得者,基本!可以確定一件事:只要你把我的分析告訴你母親,你母親就知道誰要害你。因為幕后人時間緊張,他會一直關注事態進展,會第一時間找你母親打聽消息。”
波比問:“也有可能是別人找我父親打聽消息。”
梁襲道:“波比,只有你母親會走漏消息,你父親不會。”
波比一怔。
梁襲問:“誰向你母親打聽消息,你母親會告訴他呢?你現在去和你母親一起喝下午茶,然后把我分析告訴她。她要么會立刻打電話,要么會在你離開后再和某人會面。我相信你母親不會害你,我相信你母親認為你們兄弟姐妹同等重要,我還相信你母親會說服幕后人放棄刺殺,還會為他隱瞞保護他。”
保鏢長插嘴,道:“我們首先要知道,幕后人雇傭忍花是一錘子買賣,還是終極買賣,或者是在波比被釋放后,再次收買忍花。”
一錘子買賣指的是幕后人雇傭忍花殺薩克。終極買賣指的是幕后人雇傭忍花殺波比,忍花耍了小聰明,希望通過刺殺薩克達到殺死波比的目的。還有一個可能,原本只是雇傭忍花殺薩克,但是在計劃失敗之后,幕后人一不做二不休,再次聯系忍花開出豐厚條件刺殺波比。
忍花這級別的高手通常有中介人,比如殺一個人一百萬,忍花可以先拿到二十萬的頭款,八十萬會留存在中介人手上。忍花任務成功,中介將八十萬交給忍花。忍花刺殺失敗,中介不僅要退還八十萬,還要向忍花追索二十萬頭款。
這個模式的特點在于,為了雇主和殺手的安全,一旦出單就追不回來。到時候即使找到幕后人也可能無法終止刺殺,甚至不是消滅忍花就可以終止刺殺,必須消滅幕后人、中介人和忍花才可能終止刺殺。如果只是一錘子買賣,很多事情還有回旋的余地。如果是另外兩種情況,那就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境地。
保鏢長道:“我研究過忍花,他是一個能給安保制造很多麻煩的人,如果能除掉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