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肖邦!你等等我!別走那么快”
何深的面前一黑,等到他醒過來的時候,耳邊突然傳來一些人的聲音。
他們都在呼喚著肖邦,試圖跟肖邦表示親近。
“肖邦,今天晚上的音樂沙龍,你打算彈什么?是哪幾首作品?”
“對啊,我們都好期待著你今天晚上的演出”
“說說吧,告訴我們,你今天大晚上打算演奏什么?”
肖邦的腳步稍微放緩,等待了一下他身后的朋友們,微笑著說道。
“夜曲,我在來巴黎之前,就已經(jīng)創(chuàng)作好的三首夜曲,我最得意的作品!”
他抬頭看向在當(dāng)時最為繁華的街道,目光中不由得透漏出一絲贊嘆和羨慕。
而在這羨慕的背后,卻有著一份自豪。
自豪于自己在這片大地上,立下了根。
何深非常敏銳的感覺到了這一份感覺。
站在肖邦身邊的友人看著肖邦,不由得贊嘆道。
“沒錯,你現(xiàn)在可以算得上是整個巴黎,最為炙手可熱的音樂家,你彈得夜曲,真不知道是哪位女士,可以獲得這份殊榮?!?
“你們都認(rèn)識的,瑪麗?!?
肖邦笑了笑,說道瑪麗的時候,他的語氣非常明顯的柔緩了許多,聲音中也帶著一絲愛意。
“瑪麗?難不成是瑪麗·普列埃勒夫人?哇哦……”
友人們露出了一絲羨慕的目光。
那可是巴黎名利場的明珠,他們非常羨慕肖邦,可是他們又沒有辦法取代肖邦。
肖邦的夜曲,在巴黎的名利場上,基本上很多人都知道,很多人都有仔細了解過那些夜曲的構(gòu)成。
根據(jù)之前肖邦的描述,“夜曲”起源于18世紀(jì)英國天主教教會的晚禱歌調(diào),格調(diào)高雅,充滿浪漫色彩,旋律歌唱性很強,常有沉思、憂郁的特點。
隨后被愛爾蘭作曲家j·菲爾德改編。
然而,寫夜曲最出名的,便是在整個巴黎都有極高人氣的肖邦!
而之所以叫“夜曲”,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一首作品一般在晚上演奏。
由于夜曲的歌唱性非常的強烈,還極為的浪漫,讓這一列作品飛快在整個巴黎流行起來。
雖然有很多人批判肖邦的音樂不夠傳統(tǒng),但是很明顯……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妒忌。
很多人都研究過這一系列作品,不過并沒有人寫走出超越肖邦的夜曲。
肖邦帶著他的友人在大街上到處閑逛,嘴角一直都掛著溫和的笑容,似乎能夠想象到今天晚上的美好境遇。
很快,時間便來到了晚上,數(shù)不清的人,圍坐在一棟大房子的客廳里,在客廳的中央放著一臺極為古老的鋼琴。
伊拉德鋼琴(anerardpiano)。
肖邦撫摸了一下鋼琴上的細微紋路,然后快速跑了一個音階。
并沒有什么其他的感覺。
但是,在旁觀者他想法的何深,突然皺眉。
這個鋼琴的回彈,很慢,特別的笨重,并不是那種可以讓人感覺到十分舒暢的鋼琴。
難不成……這類夜曲需要用這種回彈比較慢的鋼琴來演奏?
很快,他的想法便被肖邦的話瞬間被擊破。
一名男子從人群中站了起來,笑著走向肖邦,兩人用力相擁后,那名男子拍了拍肖邦面前的鋼琴,開口問道。
“喂,肖邦,你怎么還用這老古董?這個鋼琴的回彈這么慢,早該換了?!?
“波列意(caillepleyel),你別開玩笑了,如果你給我錢,我肯定立刻就把這個鋼琴給換了。”
肖邦笑著回應(yīng),完全沒有一絲一毫自己太窮的尷尬。
畢竟在這個音樂沙龍里面,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