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輿論還是在吵架,討論何深究竟有沒有跟他的學生睡在一起。
那些有意讓熱度不消散的,跟無意識之中讓熱度不消散的。
雖然想法不同,但是他們的目的卻剛好碰到了一起。
兩伙人心照不宣地對視一眼后,便繼續(xù)讓熱度持續(xù)上揚,達到了現在的這個狀況。
何深,雖然沒有熱搜榜一, 但是熱搜榜前十里面,何深占據了四個!
幾乎達到了一半的位置!
因此,不管懂不懂古典音樂,他們也都選擇了試著去看看,看看何深在這一個獎項之中,究竟能夠拿到一個什么樣的名次。
對于他學生的那件事,究竟又會做出什么樣的解釋?
要知道,何深接下來要拿這個獎項跟其他的獎項不一樣, 這個相當于是古典音樂界的格萊美獎。
這個獎項在古典音樂領域之中, 特別是古典音樂的唱片領域,被無數人所尊崇。
能夠拿到這個獎項,也是可以被放入履歷之中的一個亮點。
比如說郎良月,李笛云,王佳等人。
他們的履歷中,都會寫上這個獎項。
畢竟,這個獎項的含金量太高了。
要知道,德意志回聲古典大獎由德意志音樂工業(yè)協(xié)會和德意志唱片學院主辦,是全球各大唱片大獎中極具國際影響力的一項,也是唱片界發(fā)展和市場冷熱的風向標。
每年的大獎都會頒出多達涵蓋20余個類別的近50個獎項,包括人物、單項和唱片獎三類,上選的唱片都要在德意志出版發(fā)行。
大獎的核心部分是頒獎典禮,會在地標性場所如柏林音樂廳或漢堡易北音樂廳舉行,往往由德意志中央電視臺直播。
一開始,回聲大獎賽,并不叫回聲大獎,而是叫德意志唱片大獎, 后續(xù)德意志唱片學院將唱片大獎更名為回聲大獎。
過了沒幾年, 作為回聲系列主打板塊,回聲古典大獎創(chuàng)建,每年頒發(fā)一屆,將古典和跨界領域并入旗下。
一直到最近,回聲系列下最新的子品牌回聲爵士誕生!
至此,回聲、回聲古典和回聲爵士體系三足鼎立,形成對唱片行業(yè)的鉗型包圍,完整覆蓋了產業(yè)市值最高的發(fā)行領域。
這個等級的獎項,根本不是那些雜七雜八的小獎可以代替的,能夠拿到這個獎項,基本上就宣告了演奏者,踏入了古典音樂領域的最高峰。
沒有硬實力,根本不可能拿到這個等級的獎項。
能夠拿到這個獎項的人,幾乎全部都是這個領域的最高等級的演奏者!
回聲成就了這些演奏者,而這些演奏者,同樣成就了何深。
在輿論聲中,時間來到了頒獎當日。
音樂廳的附近就已經被無數的新聞記者所圍繞,站在音樂廳前的大紅毯兩側, 等待著入場的開始。
明明距離走紅毯的時間還早, 但是無數的音樂人以及記者, 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已經圍堵在哪兒。
特別是華國的粉絲及記者,他們來的數量特別多。
隨便看過去,一大堆白皮老外里面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到站在其中的黃皮膚的華國人。
畢竟,這一次的獎項頒獎,真的是太過于吸引人。
一直站在風口浪尖的何深,他對著所有人展示了他的專業(yè)水平技術,表示他在這個行業(yè)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本不是他們所想的那種,專業(yè)水平極差的騙子。
不僅如此,郎良月,王佳,李笛云等人,據說也會來這個舞臺,為這個獎項站臺。
具體是為了獎項站臺,還是為了何深站臺,就不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