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迷茫了。
別說《矩陣》的劇情了,這部電影的世界觀都仍舊讓吳恒有些摸不著頭腦。
理論上來說,要么是第一個動畫短片中的人與機器共存的背景,要么是智械危機的背景,機器反抗戰勝人類的過程能展開的東西太多了。
至于機器人滅亡了人類之后的故事……人類都被滅亡了還有什么故事可言呢?
不過……吳恒看著《矩陣》上映的日期,還有不到兩周,按照一周一個的進度,在下周夢工廠應該還會再發布一支預告片,三個預告也符合宣傳節奏。
也許下一支預告片才能幫助他揭開《矩陣》的神秘面紗?
那不都到上映前夕了,吳恒感嘆著,夢工廠這營銷功力了得啊。
就在“C站第一夢吹”吳恒在為夢工廠發布的兩支奇特的概念預告片絞盡腦汁的時候,罪魁禍首陳景行卻在夢工廠美滋滋的看著動畫短片的播放數量和網上因此掀起的討論話題。
陳景行雖然忙于《矩陣》的宣發,但并沒有像《源代碼》或《信號》上映前那樣的當空中飛人,全國周游著路演。
一是夢工廠年初就跟國影協調好了檔期,《矩陣》早早就宣布定檔國慶,可以說大部分重量級的電影都會避開,并非他們全都怕了陳景行,怕了《矩陣》,而是重量級大片需要的市場空間很大,國慶檔這個魚缸容不下多條大魚,非要跟《矩陣》硬碰硬,最好的結果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陳景行因為和秦中和的關系,早早預訂了位置,其他公司后上車,只能避開《矩陣》。
后面等到《地心引力》在暑期檔大發神威,更是讓本來就不擁擠的國慶檔又寬松了不少——有幾部之前定檔國慶檔的電影宣布延檔。
《地心引力》的表現過于兇殘,同樣是暑期檔的種子選手之一的《盜墓筆記》跟《地心引力》中間足足相隔了半個月,也被臺風尾掃過,直接壓的熄了火。
這樣一來別說大魚了,就連想在國慶檔喝湯的一些小魚也被嚇跑了。
雖然《矩陣》從聲勢上遠比不上《地心引力》,但《地心引力》創造的余威仍舊波及到了《矩陣》的競爭對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嘛。
國慶檔參賽選手的稀疏也就導致《矩陣》搶排片的困難下降了不少,不需要陳景行出面到處跟院線拉關系喬排片。
其次是《矩陣》沒有選擇進行點映,跟《地心引力》一樣都是直接公映,也就省了很多日程。
客觀來說,《矩陣》的宣發相比于《地心引力》是先天不足的,制作成本差距太大,題材噱頭也完全比不上,太空科幻,而且還是華國電影歷史上從來沒有的太空科幻題材,再加上那支吊起了觀眾胃口的預告片,《地心引力》的宣發完全是泥石流,以力壓人,橫掃一切。
而《矩陣》曾經被炒得最兇的就是“功夫元素”,為此還發生了一段新老導演之間的爭執,說實話功夫片不止是國外退潮了,國內的觀眾也很倦怠了,無論你怎么在功夫前面加個新字,其實都很難營造出新鮮感了。
這樣的話,《矩陣》的宣發最合適的手段要么是進行點映,制造出映前的口碑攻勢,要么就是用電影的科幻設定當作噱頭,挑起觀眾的期待值和好奇度。
而陳景行兩樣都沒選,他并不想把科幻設定當宣傳的噱頭,《矩陣》和《地心引力》不一樣,《地心引力》的故事太簡單了,這部電影真正的魅力并不是敘事,所以預告片粗暴直白,留下懸念,就能引發觀眾的強烈反響,給予極高的觀影期待。
《矩陣》的視覺奇觀也是賣點,但最大的賣點就是其科幻概念,陳景行想要保留其神秘度,以在電影上映后獲得強大的爆發力。
不暴露核心科幻概念又能獲得強大的宣傳效果,并引動觀眾的好奇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