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田和井上兩人聊得極為肆意,似乎看到了拿到大明火器圖紙后,得到天皇賞賜。
不過聊著聊著,兩個人就突然的沉默了下來。
“根據家族傳來的消息,后龜山天皇陛下已經將三神器交由后小松天皇陛下了。”
兩人連著喝了幾口酒之后,沉默的氣氛被打破,龜田說道。
倭國皇室的統治,號稱是‘萬世一系’。
也就是說,自從倭國皇室出現之后,從古至今,都是同一個皇室在掌權。
天皇,即是整個倭國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
這是倭國特殊的虛君制度所形成的現象,倭國豪杰爭天下,都是爭奪幕府將軍的職位,而非是取締倭國皇室。
直到最近的倭國南北朝時期出現,皇室分裂為南、北兩個天皇的時代,這段時間,兩方有各自的皇位承傳,也各自有朝廷并立對峙,均認為自己是正統。
直到去年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逼降南朝,北朝皇室一統倭國。
倭國一統,這對于大多數的倭國人來說應該算是一個好消息,長達五十六年的混亂被打破,至少百姓能夠修養生息。
說起來,倭國所導致的南北朝分裂,究其根本,還是出現在蒙元這邊。
蒙元兩次伐倭,使得倭國不得已以舉全國之力來相對抗衡,整個倭國大規模動員兵力。
在這種情況下,幕府的權柄不斷上漲,而相對而言的倭國皇室,地位就在不斷下跌。
按理說取得兩次勝利,鐮倉幕府更加威望大漲才是。
然而戰役的勝利,并沒有獲得太多實際性的收入,而大量的抗元武士,建立軍功后,卻沒有應得的賞賜。
用簡單的話來說,鐮倉幕府因為對抗蒙元的關系,在破產的邊緣掙扎。
坐鎮京都的皇室和公卿覺得機會來了,他們到處聯絡,以求反幕,這里面的核心人物是后醍醐天皇。
鐮倉幕府發現了后醍醐天皇的倒幕企圖,責令六波羅探題將天皇身邊的日野資朝等人處分,史稱倭國正中之變。
然對于后醍醐天皇,鐮倉幕府卻不知道如何處置,畢竟倭國歷史以來,天皇從來就是亙古不變,沒人敢冒這大不為。
這也就導致后醍醐天皇更加堅定了反幕的決心。
然而在強大的軍事實力面前,第二次反幕也是輸的干干脆脆。
鐮倉幕府這次將策劃倒幕的后醍醐天皇廢黜,擁立持明院統的量仁親王即位,是為光嚴天皇,而后醍醐天皇被流放隱岐島。
然而不滿幕府的可不僅僅是天皇,各派武士勢力和農民皆是如此。
所以北條氏的鐮倉幕府,最終還是走向滅亡。
“我等在這邊,也有將近二十年了吧。”井上答非所問道。
龜田沉默了下:“十八年又七月?!?
聽到這個具體的數字,井上稍稍停頓了下,嘆息一聲。
“即便是完成了,我等現在回去,真能有那般日子過嗎?!?
“家族那邊雖然沒有多說什么,但我感覺事情并非是那般簡單,我在信中,看到了家族的特殊標記,這意味著,我等嫡系那脈,如今是否還在,尚且還不清楚?!?
“我曾經想過,假若真能拿到火器圖紙,返回倭國,等待我們的,或許....”
井上并沒有把話說完,但是龜田已然知道了其中的意思。
十八年前,自從天皇陛下,殺害大明使臣之后,因忌憚大明可能會大軍來攻的可能,所以派出得力武士,前來大明潛伏。
倭國和大明,在長相上是很難區分的,只要不說話,誰也看不出來。
大明話,也就是中原話,在倭國上層也是流傳很廣,許多貴族,甚至包括皇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