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該死的朝廷,這是要絕我等的財路,各位大掌柜的,說吧,該怎么做。」
山西邊關(guān)某城鎮(zhèn)。
京師的告示只是過了短短七天的時候,就已經(jīng)傳達到了邊關(guān)等地。
而當(dāng)?shù)氐墓俑谑盏竭@個命令之后,立即是阻斷了所有的城門,先行禁令所有運輸。
在所有對草原的運輸之中,毫無疑問晉商便就是占據(jù)了大頭。
好不夸張的說,十個有九個都是晉商。
這自然是跟晉商的傳統(tǒng)有著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有些村子,干脆已然變成以經(jīng)商為主了。
畢竟看著別人每年過年的時候,帶回來大量的錢財,肉食,自己這邊還緊巴巴的望著鍋里頭那幾把米,誰也受不了。
一名晉商大掌柜開口道:「朝廷想要阻斷我們的財路,這是萬萬不可能的,只是明面上的損失對于我們來說,那便是極大。」
「我等又不像是那些走私商販般,大宗貨物如此之多,想要瞞天過海,可不是個容易的事。」
「我個人覺得,大家應(yīng)該把現(xiàn)今的財力全部聯(lián)合起來,上下打點好了,共同開辟一條商路,如此才可挽回不少損失。」
「衛(wèi)所那邊有個千戶,正是咱們晉商的人,到時候可以想些辦法去試試。」
隨著這名大掌柜的開口,大堂里其他的紛紛點頭。
明著和朝廷干,他們自然不會有這個膽子,但是說放棄,沒有人舍得。
過慣了好日子,誰還想去過那苦哈哈的窮日子。
很快,眾人開始各處建議。
出錢的出錢,出人脈的出人脈,想要開辟幾條暗下的通道來。
.....
大同鎮(zhèn)。
大同衛(wèi)都指揮使丁忠賢,看著手里的告示皺眉。
下邊是召集過來的五個千戶。
「指揮使大人,這朝廷的意思,我看是要把這條商路給徹底斷了呀,咱們這邊該怎么做呢。」大同衛(wèi)左千戶開口見此,稍微遲疑一下開口問道。
一個衛(wèi)所,有五個千戶所,分別為左,右,中,前,后。
在以左為尊的如今,左千戶自然是都指揮使丁忠賢的心腹。
因此在說話的時候,便就隨意許多。
都指揮使丁忠賢聞言,想了想開口道:「咱們大同鎮(zhèn)為軍中重鎮(zhèn),對草原向來是注重提防,現(xiàn)在京師的旨意,便是先行八百里加急,率先抵達九邊。」
「照我看來,京師絕不僅僅只是一份告示那般簡單,必然后續(xù)還會有御史,甚至是多方監(jiān)察。」
「況且就商會這邊,諸位也是知曉群英商會。」
「群英商會早年間就在草原上有諸多的探子,這若是有什么走私路子,哪有不被群英商會知道的,我看著對草原禁運的意思,很有可能就是太孫殿下提出來的。」
聽到這話,大同右千戶不由開口道:「大人,我聽說這群英商會才是最大的走私商,便是晉商都沒這般大的名頭,太孫殿下這豈不是自毀財路?」….
大同左千戶道:「你懂個啥,草原上這些苦哈哈,哪有什么賺頭,別看群英商會在這邊名氣大,可是若論賺錢,那還是得看江南。」
「我覺得指揮使大人說得沒錯,這禁運的條令,十有八九就是太孫殿下提出來的。」
「我這邊夫人的表弟,便就是群英商會的伙計,聽說現(xiàn)在群英商會已經(jīng)在全面的收攏關(guān)于草原上的貨物,甚至是有意識減去,許多在草原上跑商的伙計,都被掉了回來。」
「肯定是太孫殿下早就下達了令旨,群英商會提前得到了消息。」
聽著這話,眾人紛紛點頭。
而都指揮使丁忠賢猶豫幾番后,心下也有了決定。
「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