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她的目的也沒什么會牽扯到太孫那邊,當下從容的說道:「我雖是久居深宮,但對于群英商會,也可謂是了解甚多。」
「咱們大明京師能有現在的光景,群英商會可謂是要占據大頭功勞。」
「這里頭固然是因為太孫殿下的把控,但也缺少不了爾等一番赤誠之心,方才能有此成就。」
張伯作揖道:「娘娘謬贊了。」
呂氏搖頭道:「我這可說的都是心里話,這也是大家都能看到的,張先生就莫要謙虛了。」
俗話說得好,伸手不打笑臉人。
呂氏這番的姿態可謂是放得很低,話語之中更是對張伯等人大加贊賞。
如此之下于生分上肯定是大為減少。
隨著聊天的繼續,不到兩炷香的時間里,于談話上已然是比較熟絡了。
感覺到時機差不多的時候,呂氏便就開始拋出正題了。
「我前些日子聽說,群英商會正在大力支持海貿這塊,張先生都特意去了一趟江南安排事宜。」呂氏緩緩開口說道。
其實話到了這里,張伯已經是很清楚呂氏的想法了,便道;「確有此事,不知娘娘可是有什么建議。」
呂氏笑著說道:「我長期居于深宮,哪里會有什么建議,只是最近允炆要就藩占城,便就來特地請求一番張先生。」
「如今大明海貿逐漸盛行,允炆那邊的占城又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開端,所以特地來請教一番,于這海貿之上的一些情況。」
張伯略微停頓后便說道:「允炆殿下是咱們大明的皇孫殿下,還請娘娘放心,這他國之地,如若有什么能用到商會的,自然不會推辭。」
呂氏滿意的笑著說道:「允炆年幼,又是異國他鄉,到時候如若有什么可以幫襯的地方,還請張先生莫要推辭。」
話都到了這份上,張伯當即道:「娘娘言重了,這些都是咱們的份內事。」
執筆見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