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自來,滿院馨香。李相白還在繼續。
“掃盲”、文化下鄉。同樣是借鑒,但要實事求是,李相白方案中的“掃盲”主要針對基層教育當中起中流砥柱的私塾先生、作坊技工、包含了整舊如舊在內的補書匠。
細化的條例之后才是各大書院為主各領域內的文化講壇、各家文學論壇,以墨家、農家為主的技能講壇,技能交流大會。
為增加競爭性和參與的積極性,李相白還提出了“天工獎”、“神農獎”、“鋤禾獎”、“金鐘獎”等涉及各家合行各業的技能獎項。
這是對百家爭鳴各個領域突出貢獻或者有杰出創造發明、立功立德之人的獎項,旨在鼓舞激勵。
專利這個在大周不存在詞匯也被李相白提了出來。
以重在制造的墨家為主,鼓勵創造發明,朝廷獎勵,隨后推廣技術。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文化復興計劃逐一闡述,徹底放飛的李相白提出了另外兩個創造性的詞匯。
“紅地毯,名人堂!”
大周凌煙樓在李相白眼中就是名人堂,但這個門檻太高,大周建國六百年也不過只有一百零八位圣人進入凌煙樓。
名人堂就沒有這樣的限制,不講修為,只看重大周百行百業當中的從業者對國家社會的貢獻。
圣人、普通修者、農夫、賈商、軍士都有進入名人堂的機會,流傳千古,被世人敬仰。
紅地毯就是對這些能進入名人堂,為大周做出突出貢獻從業者的一次獎勵。
洋洋灑灑的萬字文案在李相白的構思中逐漸完善。
文章中引經據典的還穿插了大量詩詞名言名句。
闡述農家及其農業的重要性,李相白寫下了“農是國之根本。栗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務。農為四民之本,食居八政之先,豐歉無常,當有儲蓄”等這樣的話語。”
涉及商業,李相白又寫了“本宜重,末亦不可輕。假令天下有農而無商,尚可以為國乎?”此等句子。
涉及技術下鄉,農業振興的暢想,李相白書寫了“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的詩句,還夾雜桃花源記中“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樣的展望之詞。”
方案的開創性不僅于此。
大周工匠地位并不低,墨家發明更不會有奇技淫巧之說,李相白將墨家及其延伸出來的創造發明稱之為‘國之重器。’百家爭鳴旨在文化復興,李相白提出了‘格物’這個說辭。格物,特制研究事物的道理,華國歷史上清末時將物理、化學等學科被統名為“格致”,這是格物致知的簡稱。李相白則將格物引申到了神機府煉金師的學識當中。提出“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文武憲邦”的觀點。
從午后起筆到日落黃昏,李相白揮墨書寫,自午間時分開始籠罩在西京城上空的祥云也越來越濃。
異常的一幕早就引起了皇城內外,都城大大小小角落所有人的關注。
祥云籠城,李相白四合院上方煜煜光輝。
四合院外的扶桑樹如同燃了起來,華蓋般的樹冠形同落下的火燒云。西京書院百草園中花香襲人,彌漫整個書院,清風自來,花香繼而從四合院飄向京城。
四合院內老桃樹一片清香,枝葉招展,老樹抽出片片嫩牙。
文章總結概述,李相白引用了“少年中國說”當中的句子。
從借鑒百家講壇開始,從引用《少年中國說》結束。
“夫國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天戴其蒼,地履其黃……”
落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