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舉人留學,又是官派,待遇肯定不一樣。
一行人稀稀拉拉說“是”。
不過胡大使也不以為意,也沒有強迫他們非要說什么皇恩浩蕩之類的,可能也覺得朝廷也是有如昨日黃花,撐不了幾天了。
現在又是宣統小皇帝在位,沒人會正眼看待這個小皇帝。
他微微頷首,又說留日后回國后的種種好處。
一通話,皆是威逼利誘!
言下之意就是,你們這些學生不要做想不開的事情,給我們找麻煩,非要和亂黨勾結,毀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胡大使揮了揮手,讓他們這些官派生退下,接著又對自費生講話。
比官派生多了一些內容。
學習好,能轉為官派生,到時前途似錦,一路光明!
爭取好好表現。
老話長談。
出了駐日使館。
仍舊是從滬市帶他們來東瀛的駐日公使。
公使姓吳,名字不知為何,一貫稱呼為吳公使。
吳公使也沒有多廢話,領著白貴等人,大概有八十人左右,在附近的車行租借馬車,徑直前往第一高等學校。
從明治維新頒發《學制》以來,東瀛的教育就不斷改革,最初東瀛的中學教育學制不一,短則兩年,長則六年,經過整頓,一八八六年改為尋常中學(五年),和高等中學(兩年),實行七年制。
尋常中學相當于現代教育的初中,高等中學則是高中。
與此同時,在一八九四年高等中學改稱“高等學校”,這也是為何東瀛高校是高中的緣由了。同時在全國五個行政區域設置五所官辦高校,為大學預科,這五所高校,分別以第一到第五稱呼,位于東京都的就是第一高等學校。
一高位于東京都的八王子市,距離東京都中心約四十公里左右。
坐在馬車上,白貴看著手中的一沓錢。
駐日使館發了四十日円的津貼,節儉著吃,可以說能夠幾個月的花銷了。
現在東瀛的物價是一等米六十錢每升,面粉三十三錢每升,肉能貴些,牛肉大概一元二十錢一斤,雞肉三元六十錢一只,不過水產便宜,都是十幾錢就能買上一尾魚……
如果是不太節儉,去置屋包上幾個妹子,也能瀟灑過一個月!
“如果駐日使館能夠一直這么大方就好!”
“估計這四十日円就是這半年,甚至一年的津貼……”
白貴搖了搖頭。
他從劉學裕的口中也知道了一些留日生的窘迫,錢根本不夠花的,駐日使館大概也是念在他們初來乍到,所以才發了一筆津貼,后續的津貼可能就一直拖欠了事。
現在的清廷已經撥款撥不了多少了。
讓人難以啟齒的是,駐日使館需要向東瀛銀行借債,才能勉強度日。前些年的駐日使館,還是中式建筑,但因為老化,實在不堪造就,只能讓清廷打了九千日円重新修繕。
使館是一國之臉面。
但這錢,清廷也是拖欠的。
八王子市位于關東山地和關東平野的分界線。
一路上,驅馳馬匹,不到一個多時辰,就遙遙望見了關東低矮的高尾山。
馬車停在校門口。
這是頗為西式的學堂,在學校的正門口上當中,鑲嵌著一高的校徽,羅馬神話中女神彌涅爾瓦代表文的「橄欖」,軍神瑪爾斯象征武的「柏葉」,象征著文武雙全。
入目處,抬眼望去,能看到正對大門兩層洋樓講堂上聳立的高塔,圓形塔頂,鑲著碩大的自鳴鐘,塔頂是金頂,夕陽的余暉落下,金燦燦一片。
吳公使帶他們進入了辦公樓。
在校長辦公室,白貴站在過道走廊上,靠在墻邊,看到了一高的校長,斯斯文文的,中年人。